施裡芬計劃,總體上來說就是透過鐵路機動,快速打垮法國,再透過鐵路機動把部隊調往東線,打垮俄國。
事實上,當時德國的戰爭機器也按照這個機會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和演練。到1914年,13條雙線鐵路貫穿東西,西線邊境還有4條南北向雙線鐵路,東線有2條雙線鐵路和1條單線鐵路,另外還有4條獨立的雙線鐵路專門負責連線東西前線。另外單線的支線鐵路密如蜘網。如果你能看到德國在1914年構築的鐵路網圖,估計你會眼暈的。
同時,對每一隻部隊,德國人都做了嚴格的運輸計劃,比如,運送一個軍需要170節軍官車廂,965節士兵車廂,2960節騎兵車廂,1915節炮兵車廂,以每臺機車掛42節車廂計,大約需要140列列車。按1天一個軍20列列車配給,一週內就可以完成1個軍的調動,同時一個軍的軍需品大概需要6000節車廂,需要的列車數也可以計算。同樣可以計算的是1個預備軍需要85列,一個獨立騎兵師需要31列……種種如此,不一而足。
1914年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併發布總動員令,3日對法宣戰,世界大戰爆發。從1日起,德國鐵路開始為戰爭全速的運轉起來了,並在4…6日達到**,到12日150萬部隊被送到荷蘭前線,20日動員完成時德國鐵路總共運送了300萬部隊,86萬匹戰馬,和大量彈藥軍糧。每天都有大批軍列開過萊茵河,最繁忙的霍亨索倫大橋在12日前的兩週內共透過了215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