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2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一番。從阿卡多決定改寫歷史打贏自己的二戰那時候開始,他就很希望他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戰爭體系,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獲勝法寶。他不敢把賭注壓在德國的那些軍事指揮官們身上,因為畢竟他們失敗過了一次。

所以阿卡多很熱衷開發各種武器,熱衷於用新式武器改變戰爭的歷史程序,比如說他為空軍提前開發出了me…109戰鬥機,也把更成熟更好用的fw…190提前生產了出來。

他還大力發展遠端轟炸機,希望可以依靠戰略轟炸機的力量來改寫戰爭結果。另外空軍已經使用了他督促下完成的超級彈藥“凝固燃燒彈”,並且讓德國在入侵波蘭時突破永備工事的過程中減少了大量的傷亡。

另外他力主淘汰了德國那坑爹的雙排交錯式負重輪,把德國坦克引回到了正常懸掛的軌道上來。他努力的積攢橡膠,開發人工橡膠和過期橡膠提純技術,然後以此為依託,設計製造了領先世界至少一代的超級主戰坦克豹式坦克。

海軍方面他更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包括艦載機的摺疊機翼結構,航空母艦艦隊的構成,主力艦隊的運用和作戰模式,遠洋潛艇的部署和戰術安排,可以說他是利用成熟技術減少正面衝突的熱衷支持者。

不過作為一個偽軍事迷,阿卡多也有很多偏執和錯誤,比如說他過於迷信進攻速度,為了讓他的部隊能夠快速推進,他甚至在1937年依舊不生產150毫米口徑以上的大炮。

所以當他想起了直升機這個改變戰爭模式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找來了幾個飛機設計師,然後詢問了有關直升飛機技術情況的可行性。

隨後阿卡多就幾個非常專業的技術問題給予了幾個飛機設計師必要的提示,比如說德國已經進行了一些直升飛機的驗證試驗,可是無法解決螺旋槳給直升機帶來的橫向穩定性問題。阿卡多提出的尾槳概念要比德國人早先研究的左右兩個螺旋槳的概念先進了很多。

但是隨著他與技術人員的逐步溝通,很多細節設計也讓阿卡多對自己的設想產生了動搖。一個問題逐漸出現在了阿卡多的心頭,這個問題就是:直升機真的是好東西麼?或者說直升機真的適合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舞臺麼?阿卡多非常困惑,這種困惑直接影響到了他追求武裝直升機這種武器的熱情。

在阿卡多的認識裡,直升機反坦克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呢?可以簡單點說:第一點是可以快速趕到戰場,對區域性地區的敵軍坦克實施突擊。第二點是以導彈等制導武器對敵軍裝甲目標實施遠端火力攻擊。第三點是二戰之後的先進材料足以讓直升機可以抵擋小口徑彈藥的威脅。

可是當阿卡多與武器專家們對比二戰時候的武器之後,發現這個年代讓直升機反坦克簡直就是自殺。究其原因,包括:缺少雷達支援,沒有防彈材料強化,武器配置問題。

首先,威脅武器太多,這是一個硬傷,直升機面對二戰時期的地面武器顯得太過脆弱。這時候的軍隊普遍裝備了小口徑的防空武器,包括37或40毫米高射炮,12。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之類。當直升機面對這些武器組成的防空網時根本毫無還手之力,而這個年代的直升機本身也只有機槍和火箭彈這類的程序武器可以使用。缺乏遠端壓制手段,讓直升機面對地面攻擊的時候異常危險,這種一換一或者說一換幾的作戰模式顯然不利於直升機一方。

其次,在1937年前後,材料研究還沒有達到後世的60年代那樣的高度。直升機本身的防禦非常成問題,因為沒有優質的現代材料,就是7。92毫米和7。62毫米口徑這類的步槍彈藥,都足以威脅直升機的飛行安全,何況還有大量的輕機槍出現在戰場上。而且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彈藥的射程都超過1000米,打人來說可能有些射程超標的問題,可是用來攻擊直升機這種大目標卻是正正好好。而反觀直升機,既沒有雷達支援,也沒有導彈延伸射程,毫無疑問會吃大虧。

最後,阿卡多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這個年代有一個直升機最不可能出現在一線戰場上的原因,那就是缺少生存空間。不同於1960年那種噴氣機橫行的世界,這個時代的主流戰鬥機速度都不高(相對於噴氣機而言)。這些戰機的速度讓這些戰鬥機可以飛到足夠低的高度獵殺直升機,很多時候戰鬥機甚至可以貼近地面二三十米的高度飛行,這對於沒有優異雷達導航的噴劑飛機來說是難以想象的危險高度。另外一些正在服役或者會在未來服役的攻擊機,例如蘇聯的伊爾…2,德國的斯圖卡之類的,都可以用壓倒性的飛行效能輕鬆擊落剛剛誕生的武裝直升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