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比利時;20天不到就滅亡了波蘭;6個星期就讓法國從雄雞變成了維希;所以當德國的百萬大軍闖入蘇聯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戰爭在1942年就會結束。
最後的結果證明的德國人的短視和“一廂情願”:一片廢墟之上的英國丘吉爾伸出食指著中指比劃了一個v字沒有投降;拼光了500萬部隊的蘇聯斯大林也半點和談的意思也欠奉;當然一直坐在輪椅上那個死瘸子賺夠了錢之後又跳出來補刀這件事兒就別再提了——都怪日本人,去什麼珍珠港啊!
種族問題太深奧也太血腥了,這裡就不深入剖析了,如此沉重的話題不符合本書輕鬆搞笑的一貫風格(誰丟的西紅柿?不好!有狙擊手!)。所以我們就來說一說經濟上迫使德國人昏招迭出的具體原因吧。
眾所周知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它本身是沒有經濟能力去擴充軍備和重新武裝的。可是歷史上希特勒掌權之後,竟然能夠毫無阻力的擴充軍隊,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建設交通網路,讓工廠瞬間恢復生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簡單點說就是他在借錢——他拖欠戰爭賠款,大量向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借貸。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他依靠國債還有“米福券”向德國所有的工業企業借錢。就是政府打個白條,先把大炮飛機買走裝備給軍隊,然後過幾年再還錢。
錢從哪裡來呢?打波蘭,搶劫!打荷蘭比利時,搶劫!打丹麥挪威,搶劫!打法國,搶劫!事實上德國的經濟一直就是在借錢打仗,贏了還錢的這個迴圈中不斷發展的。搶劫什麼呢?無非就是戰略物資還有人員和裝置——這些不是政府不想接管,而是還沒開戰就已經答應好分給出錢出力的資本家們了。
這種粗暴而無效率的行為在戰爭勝利的時候還能夠勉強維持運轉,一旦戰爭進入到了相持階段,那就會拖著德國進入到惡性迴圈之中:資本家沒有好處或者說看不見回報,於是生產開始混亂停滯,前線失去供血,結果輸的更快……是真實情況下德國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阿卡多面臨的問題和希特勒相比雖然略強一些,卻也強不到哪裡去。
他自己控制的白嵐花集團與能夠施加影響力的克虜伯公司至少不會添亂,猶太人也拿出了資金支援他的侵略計劃,金融危機前的抄底資本運作也給他積攢下不少資金,更有效率的生產流程與節省下的大量資源還能夠勉強維持帝國的擴張運轉,這是他比希特勒優勢的地方。
不過他也少了幾分動員起來的種族主義狂熱,沒有把猶太人抄家滅族拿到更多的資金,米福券發行總量比希特勒更多,戰爭程序也比原來打的更快,規模更龐大。
所以阿卡多準備啟用施佩爾,希望他能夠挑起重擔,負責整個德國及佔領區的工業力量的整合。如果,法國和比利時荷蘭的工業設施與工人能夠被充分利用起來,加上現在德國還算比較充裕的儲備資源,那麼在1940年前後,就可以與另一個時空的蘇聯一樣大規模生產海量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憑藉絕對優勢的裝甲部隊在蘇聯的t34坦克還在圖紙上的時候就把蘇聯軍隊擊敗。
施佩爾做傑林耐克的副手有些年頭了,大約在1936年他就一直是白嵐花集團的實際操控人之一。白嵐花集團裡說一不二的女主人梅賽德斯自然強勢無比,不過這個只做事不說話的施佩爾絲毫沒有被人輕視。
克虜伯曾經毫不避諱的在元首面前如此評價他的那個岳父傑林耐克:“我的元首,傑林耐克給帝國做出了卓越貢獻集中在兩點上,第一是他為帝國培養出了一個好女兒;第二是他明智的把他自己的工作都丟給了施佩爾。”
第425章 425施佩爾
而這個被德國火炮大王工業大鱷克虜伯讚譽有加的施佩爾,此時此刻正坐在元首阿卡多的對面,微笑著聽元首嘮叨看似效率無比事實上卻千瘡百孔的德國工業體系。
“很不好意思,也很不幸。給你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阿卡多不好意思的指了指面前的報告,然後又指了指來自法國名廚的料理。說實話如果有哪個國家的菜式能夠和中國這個飲食文化大國相提並論的話,也就只有法國人略微有點底氣敢站出了——似乎喜歡研究吃這個話題的國家近代史上打仗都不怎麼靈光,這一點上兩個國家有股心心相惜的味道。
阿卡多喜歡吃法國大餐,因為只有這麼吃東西的時候他能略微享受到久違的那種讓人陶醉的味道。他也有一名中國廚子,遺憾的是作為歐洲最偉大的元首他不能每天都吃粵菜和淮揚菜。
“我的元首,如果不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