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羅斯福宣佈經濟制裁日本,遏制其在遠東的擴張行為。日本朝野一片震驚,不過卻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4月6日凌晨,在蘇日諾‘門’坎事件的談判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蘇聯前線最高指揮部下達了全線進攻德國的作戰命令。
4月6日凌晨7時整,蘇德戰爭全面爆發——93337+dsuaahhh+29470712——》
第458章 458不如意
話說人生多是不如意,這句話可能是少有的對人自身期望值的精準評估了。所以說,現在有很多人非常非常的不如意,或者說是不爽。因為他們在千算萬算之後都沒有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說他們的努力都沒有獲得最好的結果。
比如說阿卡多現在就非常鬱悶,因為日本人的無能,他精心營造出來的諾門坎事件,並沒有起到拖延蘇聯紅軍進攻的作用,僅僅是把應該生在3月中旬的蘇聯入侵德國事件,延遲到了4月上旬而已。
也就是說,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又一次生了,德國被迫開始了兩線作戰,並且是在巴爾幹半島沒有被征服,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被迫進行的兩線作戰。
英國本土作戰還需要德國6o萬至8o萬人的兵力;法國境內以及丹麥比利時荷蘭挪威也需要大約7o萬部隊維持應有的秩序;在義大利和北非,德國已經部署了3o萬(並不滿員)的非洲遠征軍;國內的治安和穩定需要德國3o萬軍隊的維持;東線上23o萬大軍和7o萬戰略預備隊枕戈待旦——還沒算上巴爾幹地區的兵力牽扯,德國已經把自己看似龐大的5oo萬正規軍用了個一乾二淨。
雖然說英國和法國境內硬是要抽調兵力,估計還能抽出大約3o萬士兵來,不過阿卡多和勃勞希契等人都認為,還是保持西線上的優勢兵力,早日結束兩線作戰來的更為實際一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是德國結束西線戰事,也至少要保留1oo萬軍隊的常備防禦力量,能挪往東線的,最多也就只有4oo萬軍隊。
假設西線戰事結束,如果算上芬蘭、土耳其、羅馬尼亞還有義大利等國的部隊,德國在東線大約能夠集中的兵力差不多有6oo萬到7oo萬,對陣蘇聯大約1ooo萬部隊,這個力量對比在德軍高層指揮體系裡並非是不能打,而是“非常有把握取勝”。
當然好訊息是蘇聯人也沒有做好準備,他們大清洗還沒有全部完成,元氣流失嚴重並且沒有完成戰爭準備,只是看到德國一家獨大之後草率的進行了戰爭干預。在這種大前提下阿卡多有把握打掉蘇聯的這一次進攻,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日本人更加鬱悶,他們按照事先的約定,硬著頭皮打了一場諾門坎之戰,惹得天怒人怨損失慘重。6軍丟掉了話語權不說,就連美國人都對日本採取了制裁行動——整個諾門坎事件日本當局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當然另一件事情更加讓日本人焦急,那就是德國人原本說好的援助徹底打了水漂。豹式坦克的設計圖德國人根本就沒給,煤轉油的技術也是隻提供了幾臺初始裝置就不了了之。6軍航空兵除了1oo架me…1o9c戰鬥機之外,原定計劃引進的3條飛機生產線也都成了泡影。原因非常簡單,德國和蘇聯正在準備死鬥,哪有功夫理睬遙遠的日本當局?
最讓人氣憤的是,德國在和蘇聯決戰的百忙之中,雖然沒有理會日本當局的各種要求,卻是從羅馬尼亞和義大利抽調了5o架me…1o9c戰鬥援助給了中國,這就讓日本軍方有些哭笑不得了。日本外交大臣揚言退出軸心鋼鐵協定,竟然也不討價還價,直接簽訂了蘇日諾門坎條約,劃定了雙方實際控制範圍之後就全面停戰。
不過美國人的制裁可是實實在在的要命招數,日本國內的石油儲備僅僅只夠日軍三個月的行動還有本國工業消耗,換句話說日本如果不想想辦法,三個月之後它的軍隊就只能在沒有坦克飛機輪船戰艦的狀態下作戰了。子彈是打一顆少一顆,炮彈是用一枚就少一枚——那不用說美國了,就是中國也能打得它滿地找牙,這絕對不是日本政府願意看到的訊息。
於是很多事情都被打亂了原本的順序,軸心國在北非準備的一系列作戰行動全部被迫推遲,而義大利和德國聯合進攻巴爾幹地區的計劃也被無限期延後。
當然英國方面獲得了時機,再一次苟延殘喘起來。英國皇室集體登上冰島,在那裡囤積物資準備反攻戰火紛飛的英國本土。丘吉爾在倫敦表宣告,恬不知恥的宣佈反擊德國的最後時刻已經來臨,要求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反抗德國的侵略擴張。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