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3 / 4)

小說:天官 作者:九十八度

品談何容易?

這話旁人聽到,怕多是嗤笑一聲,覺得道痴痴人說夢,可是王寧氏不這樣想。

她出身書香門第,丈夫兒孫又都是讀書為業,當然不是愚鈍婦人。雖說道痴這兩年在王府的日子多,回家的日子少,可那專心讀書的勁頭,都在她眼中。

旁人不知曉,她是知道的,孫子是下山後才會的時文,至今才兩年功夫,就得了秀才功名。旁人寒窗苦讀數十年,還是老童生的比比皆在。

若說孫子沒天分,誰有天分?

即便三郎穎慧名聲在外,可王寧氏心中,從不覺得孫子就比三郎差。

在她看來,如今王崔氏想要壓著二郎科舉,想來也是看出這點,倒是未必覺得區區一席話就能滅了這邊科舉的心思,怕是另有用心。

只是在孫子面前,王寧氏怕他心裡難受,就不提此事。

道痴算了下時間,既是下午請了假出來的,等王府關門前回去就成,便留在家裡,陪了王寧氏用了晚飯。

至於那枚王崔氏“賜”的羊脂玉觀音吊墜,道痴則直接給王寧氏,請老人家代為保管。

若是按照他的本意,那個東西玉質不錯,應該能賣個百八十兩銀子。不過安陸城就這麼點大,王家的人又多,他在不缺銀錢的情況下,就沒必要多此一舉。

回王府前,道痴與王寧氏提了老和尚週年祭之事。

老和尚別無親人,月中週年的時候,他總要弔祭一番,到時候會從王府請幾日假,回家看看後再去西山。

王寧氏道:“是你應該做的。祭祀之物,祖母給你準備,你不用再去街上買。”

道痴想起晚飯時,燕嬤嬤給小貓預備的吃食,是小魚醬拌粥。大半碗貓食,都讓小貓給吃的乾乾淨淨。

王寧氏的飯量,竟比貓食大不了多少。

“祖母即便茹素,也不能老是青菜豆腐。各色的蘑菇、筍子,叫燕嬤嬤多預備些……”道痴道:“聽人說吃銀耳湯與燕窩一樣養人,吃燕窩是造口孽,祖母不肯吃,吃銀耳總不礙的。姐姐已經出嫁,孫兒身邊只有祖母一個親人。祖母可要好生保重,長命百歲,莫要讓孫子做了孤零人。”說到後來,已經有幾分動容。

這個時候的人,年過五十都算有壽數,有的人家就要準備壽材。老和尚說走就走了,道痴真心希望王寧氏能活得長長久久。

他不是真正的孩子,並不需要長輩庇護。他也說不清是什麼感覺,可能是王寧氏的慈愛點點滴滴已經入了他的心,使得他已將王寧氏當成了家人。

有人,才有家。

王寧氏聽著,眼睛也發酸,使勁點頭道:“都聽我乖孫的,活個八九十歲……”

王崔氏帶來的那些不快,彷彿風過無痕似的,道痴離了家,回王府去了。

王寧氏出到大門,目送著孫子遠去不見身影,方轉身回了屋子。

燕嬤嬤想著王寧氏晚飯用的少,就叫孫嫂子熱了一碗南瓜粥,給王寧氏送去。

兩人相伴了一輩子,她看出王寧氏心中不痛快。道痴與王寧氏提及今日去十二房的遭遇時,也沒有避著燕嬤嬤。

燕嬤嬤以為她是擔心“北方屬水,火命當避”那一句話,勸道:“那些話哪裡又能信?真要論起五行相生相剋,那人人都挪不得地方。東鄰西鄰前鄰後鄰也算東西南北,難道也要相生相剋?”

王寧氏苦笑道:“那些糊弄無知愚婦的話,我哪裡會信?可是我不信,自有旁人信。想要在城裡說一門好親,怕是不能了。”

若是道痴只是舉人,放棄會試,那條件好些的人家,都不會看上外九房。因為外九房沒家底,一個舉人與進士苗子,這可不是一個分量。

燕嬤嬤道:“老太太不是還覺得那些說媒的人煩麼,如此她們都熄聲了不是更好?照老奴說,還不若等幾年,等二郎前程定下來再說親。說不定宰相都要嫁女呢。洪大老爺當年,不就是在京城被相中。老太太只想著三郎與二郎是兄弟,兩人又交好,往後能幫襯。可就算三郎有那個心,十二房有那幾位長輩在,也未必會讓三郎使這個力。如今二郎科舉才起步,那邊就算計著;真要二郎出頭,他們不放冷箭就不錯了,哪裡有能指望得住?還不若給二郎尋個體面的岳家,可不是比十二房要穩當。”

燕嬤嬤說的,正是王寧氏的擔憂。

老太太本身是個不喜鑽營攀附的,可想到孫兒,覺得沒什麼不能放下身架的。

王寧氏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點頭道:“要是晚些議親,我的大孫子也要等幾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