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北上之事掛心,見到孃家人心中多少有些暖意,可聽完婆媳兩個的來意後,這暖意也化作冰碴。
她寒著一張臉道:“蔣家即便不是高門,也是清白人家,即是定好的婚約,怎好輕言悔婚?”
小吳氏見她著惱,不敢吱聲,只有眼神去看吳夫人。
吳夫人訕笑道:“這也是為殿下著想,殿下到了京城,宮裡太后、皇后壓著,朝廷中還有閣臣勳貴,要是麟兒、鳳兒,能與高門結親,也是為殿下拉助力不是?”
王妃皺眉道:“璁兒是嗣天子,進京既登天子之位,這天下都是璁兒的臣民,哪裡還需要外家為他拉助力?再說悔婚的事也難聽,說不定還要牽扯到璁兒身上。蔣家若是真心為璁兒考量,就勿要再提悔婚之事。”
小吳氏依舊不甘心,道:“麟兒還罷,親上加親,娶了就娶了。我與你哥哥只有鳳兒這一個女兒,怎麼捨得將她一個人留在這裡。”
王妃瞥了她一眼道:“這有何難,讓鳳兒女婿也跟著進京就是。呂大郎本就是璁兒伴讀,隨璁兒北上又有什麼?”
小吳氏還想再說,被吳夫人低聲喝住。
吳夫人道:“王妃放心,你哥哥嫂子雖力單勢薄,幫不上殿下什麼,也不會給殿下抹黑。”
正說話間,侍女進來稟告,世子來了,在殿外候著。
王妃忙道:“快請殿下進來。”
世子帶了陸炳、道痴、虎頭進來。
吳夫人與小吳氏不敢再坐,忙站起身來。
“母妃。”世子先見了王妃,而後見了外祖母與舅母。
兩人因世子為嗣天子的緣故,都側身避開,不敢受禮。
世子雖早先對外祖母與舅母心存厭惡,可想著自己若是進京,怕是數月之後才能安頓下來迎王妃進京,這期間若是王妃的孃家人多進來陪陪,說不定王妃心裡能舒坦些。
因此,世子便對吳夫人很是客氣。
吳夫人雖是世子外祖母,可心裡對於這個外孫也是早存了畏懼,如今想著眼前站著的就是以後的皇帝,更是心中惴惴。
小吳氏在旁,則帶了諂媚,不時插一句嘴,說得話卻是沒邊沒沿。
王妃實在看不下去,便道:“這兩日王府有欽差在,瑣事許多,就不留母親吃飯,改日這邊清淨了,再請母親過來。”
吳夫人在世子跟前,本就不自在,聽著王妃這“送客”之詞也不惱,道:“你忙著,我們下回再來。”
王妃起身送到門口,又叫兩個嬤嬤代自己相送,才折轉回來。
“可是侍從的事有了人選?”啟程的日子不剩幾日,王妃現在最惦記的就是此事。
世子轉過身,指了指身後幾個,道:“母妃,就選他們三個。”
王妃聞言一愣,視線在陸炳與道痴身上頓了頓,落到虎頭身上時皺眉道:“璁兒,這不是兒戲,王鼎山身量與你不同。”
世子少不得將馬車狹小之類的藉口說了一遍,又說了外人忠心與否之類的問題。
王妃也不是不聽人勸的,見兒子這裡有主意,即便心中有些不滿意,也沒有囉嗦,只吩咐周嬤嬤收拾賞賜。
三人每人一塊羊脂白玉玉佩,還有一把鑲寶匕首……
………【第一百五十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
“這麼說,殿下以後就要做皇帝?”饒是活了大半輩子,見到、聽到的事情多了,可聽了這個訊息,王寧氏還是驚得不行。
“嗯,傳旨欽差昨日到的,皇帝留下遺旨,點世子承繼皇統,等過幾日祭拜完王爺,就要北上……王府那邊定下的扈從名單裡,有孫兒的名字。我請了兩日假,回來陪陪祖母,也安排一下入監之事。雖說薦書早到手,可於情於理,我在進京前,往武昌府走一趟,可眼下實在不便宜,怕是還得請大族兄幫忙走一趟。”道痴道。
地方提學,多是由翰林官外放,任滿還要回京。這樣的人,即便不特意交好,也當禮貌周全才好。
王寧氏道:“世子是獨子,若是過繼到天家,王府這邊的香火怎麼辦?”
雖說天家之事,百姓望而生畏,可想到未來登上龍椅之人,是孫子陪讀三年的世子,王寧氏忍不住多問一句。
“朝廷那邊意思,多半是從殿下的堂弟中擇人承繼興王府香火。”道痴道。
可是世子不會允的。朝廷只想要個小皇帝,朝廷格局不變,可小皇帝身上不管缺點是什麼,卻有至孝這一優點。
王寧氏道:“到底是皇家規矩,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