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2 / 3)

交事務的態度,如果不是完全無用的話,也肯定是過時了。無論是孤立主義還是干涉主義都在暗示美國可以決定它是否願意參與國際事務,現在的美國既已成為西方的中心力量,如果不是全球的中心力量的話,這種決定就不復存在了。當有強權想在某個大洲實施霸權時,美國將不得不擺明自己的立場,即使是僅僅做出一個決定來改變國際權力關係。

作為當今世界的一個超級大國,也許應該說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定將運用它的政治權力,也就是權力。但是如果美國的世紀僅僅意味著物質上的優勢,那麼,這個屬於美國的世紀就將被浪費。今天有些人似乎認為美國的宿命是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超越納粹,美國佬將替代希特勒的日耳曼民族成為主宰世界的種族;有人甚至稱之為“為*而戰”,但是,這樣的道路不會使美國通向繁榮和強大而是通向衰敗。這條道路也不會有助於解決美國存在的基本社會危機,而這種社會危機會直接導致戰爭。如果20世紀要產生的是一個自由、運轉正常的工業社會,美國將必須要解決原則和制度方面存在著的重大問題,然後,20世紀才能真正成為美國的世紀。

第3章 保守之路

當極權主義強權們確信(從它們走上征服世界的道路開始)美國是它們最終的、真正的敵人時,它們完全是正確的。從物質的意義上說這是正確的,從政治和社會的意義上說則更加正確。因為只有美國可以找到非極權主義、非革命的道路來建立一個自由的工業社會,而這才肯定是(同時也許是僅有的)方式來克服極權主義。

這樣的社會必須要以工業為中心,而且必須要致力於開發我們以前從來未曾有過的事物:工業國家的社會制度。在全面戰爭中,工業中的個人有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和一個明確、既定的社會身份,這一事實一定要用來建立一個永恆的功能型社會組織。全面戰爭的結果總的來說取決於工業生產,這一事實一定要用來發展一種合法的工業權力,並使這種權力建立在負責任的自我管理之上。換句話說,工廠一定要成為一個功能型的自治社會社群。

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危機蘊藏著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工業工廠成為一個基本的社會單元,但還不是一個社會機構。工業社會只有當工廠給予工廠成員以社會身份和地位時,才能正常運轉。而且,只有當工廠的權力是建立在工廠成員的責任和決定基礎之上時,工業社會才能是自由的社會。今天的答案既不是全盤計劃也不是恢復19世紀的自由主義(laissez faire),而是建立在當地和地方分權自治基礎上的工業組織。現在就應該開始著手,當工人們、管理人員、消費者們聯合起來實現同一個目標:贏得這場戰爭。

第二部分

極權主義的興起

第二部分簡介《經濟人的終結》是我的第一本在英國出版的書,那是在1938年末,幾周後,也就是1939年初,又在美國出版了,這是美國出版的第一本探討極權主義根源的書籍,而且,這本書當時是,現在仍然是僅有的一本認為極權主義是發生在歐洲社會的一種現象的書籍;19世紀歐洲社會的解體和社會信念崩潰導致了極權主義。

本書也是第一本,目前來說也是僅有的一本,把極權主義的興起看成是一種社會現象的書籍。自從納粹主義興起以來,已經有好些書籍談論極權主義,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的經典之作《極權主義的興起》(The Rise of Totalitariani*)(1951)。不過,所有的這些書籍都是在希特勒被打敗之後寫的,也就是說這些書所講的都是後見之明。《經濟人的終結》是唯一的一本用先見之明來看待極權主義,尤其是納粹主義的書籍,也因此,本書具有它獨特的前瞻性。書中預測了(當時對於所有體面的人來說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希特勒的“最終解決方法”,就是企圖殺害所有歐洲的猶太人,還預言了希特勒—斯大林條約的簽訂�(我的預測比實際簽訂的時間整整早一年)。書中還預測,在《慕尼黑協定》簽訂不到數月之際,希特勒不會被“招安”。書中還預測到在西歐納粹不會遇到抵抗,而只有當一個國家被德國軍隊佔領之後,納粹才會遭到抵抗。

�Hitler�Stalin pact:1939年8月23日在德國和蘇聯之間簽訂的條約。——譯者注

�鐵幕(Iron Curtain):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聯集團和西歐之間設定的軍事、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屏障。——譯者註上述這些結論的每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