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舉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況,以國內網球的訓練水平下,他再想靠訓練提高不是不可能,不過接下來花費的時間可就不是3、4個月能夠搞定的了,而國際網球的訓練早就已經從單純的練習進步為,打練結合的過程,在比賽中發現弱點和問題,在訓練中解決問題,然後再到比賽中檢驗結果,然後繼續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變強的過程。
可以說誰能在訓練場上更快的解決在賽場上發現的問題,那就意味著他的排名將提升的更快,而這個提升的過程並非無極限,年齡、天賦、甚至是金錢都會成為無形的阻礙,很多人打網球,成績雖然看起來還算不錯,但是十幾年下來總獎金卻只有十幾萬美元,看似不少但對比一下他們的消耗就會發現,很多低階職業選手如果不是像國內有國家的支援,更多的都在兼職網球俱樂部中的教練工作補貼前往全世界比賽的費用。
如果真想成為職業選手一年20場以上的比賽是絕對不能少的,少於這個數字則很難保持連貫的競技狀態,因傷休息兩個月,再回來時恐怕排名早早就已經被超越,原本能直接參加正賽的比賽,卻又只能回到資格賽中重頭積累。
殘酷的令人覺得不解,但是這就是競技運動,一場建立在實力上的競技比賽。
範舉這次去肯亞不僅僅是去賺積分,同時也是他在賽場上檢驗自己的過程,贏了固然好,證明自己能夠有向更高水平挑戰的實力,至於輸了範舉也不會氣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的進步,如同教練說的,這次比賽只要能拿到積分就算是不虧,至於之後能走到哪都算是額外賺的了。
這樣出國去刷分的能力可不是隨便那個人都能做到的,舉國體制就意味著規矩,這種出國為了積分的比賽,對於國內很多普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在體制內也的選手也不會多,但並不是沒有,李教練曾經告訴我範舉幾個名字,他們的第一個積分也都是從國外的比賽中拿來的。
不過和範舉的肯亞之行不同,人家出國頂多也就是泰國烏茲別克,最多也就是去領國日本去打比賽,哪裡像範舉,直接跑到黑非洲那麼牛x啊!
第十七章 秀逗導遊
肯亞的內羅畢機場是東非重要的中轉站,機場雖然不大過裡面卻五臟俱全,在機場內等候轉機的乘客數量不少,在他們之中大多數不會再肯亞逗留多久,基本都會在幾個小時內轉機離開。
在政體相對穩定的肯亞治安問題比起非洲戰亂國家真不算大,但疾病和環境讓這個國家除了野生動物和原始的部落文化,很少有人以身試險有長時間逗留的想法。
下了飛機的範舉看著肯亞的“原始風貌”也只能認了,難怪那些歐洲選手報了名卻都不來呢,這麼大一座國際機場房子倒是看起來感覺不錯,可怎麼連空調都不捨得開啊?這要到了其他地方那還得了?
“sir,whydoyouehere?”肯亞老黑那是真的黑,這位海關一說話就是一口的大白牙。
(以下自動翻譯)
“我是來參加職業網球比賽的,這是我的邀請函。”範舉對於海關的問題早有準備,雖然肯亞是落地籤範舉保險起見也早早準備好了簽證,但有個證明過關總歸是容易點。
老黑海關看了看範舉遞過來的證明,那個一臉的認真,其實他也就是在裝裝樣子,自己也就口語和平常出入境的英語比較熟練,和範舉穿越前一樣屬於看美劇沒問題,看“英句”就要死的的型別。
裝著看了十幾秒,老黑海關也忍不住了,拿過範舉的空白護照就敲了個入關的章子,至於範舉為什麼17歲未成年什麼都沒去管。
過了關範舉也算真正進入了肯亞境內,內羅畢作為肯亞的首都其實環境還是挺不錯的,光是機場的裝潢就看得出,肯亞人還是挺用心的,整體上的現代感和細節上的非洲獨有文化,光是在機場就感覺的出來。
範舉雖然成熟的“挺早”,不過在身份上終究還是個未成年人,而就算是成年人,獨自一個人到肯亞也不太可能自己一個人行動,哪怕這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不過以範舉的經驗,除了英國、美國和歐洲,那些亞非國家但凡說自己官方語言是英語的,多半說出來的英語連英國人都未必聽得懂,比如印度什麼的,和他們說英語基本上得重頭到印度的學校再去回爐一遍才行。
肯亞就更不用說了,要是以人均收入來計算,肯亞人均收入還不到700美元,這點錢要不是要不是有田有地吃飯都未必夠,哪裡還有錢上學?更何況還是母語以外的英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