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閨話 作者:瞎說唄

年節近了,豆腐好賣,陳將宏回家時,卻見自家屋裡一片狼藉,石磨沒了,連廚房裡也是空蕩蕩的,正納悶,就聽一個經過的婦人道:“十三叔,恭喜啊,聽說陳家大院來人幫你家搬家了,你娘和你媳婦都搬到下莊新屋了。”

搬家了!

陳將宏挑著空擔兒往下莊去,一邁入家門,就聽到家裡談笑風生,與他家情況差不多的婦人們都過來了,其間還有幾個姑娘,陳妻正在廚房裡忙碌著。飄散出一股飯菜馨香,還夾雜著一股肉香味,這麼一聞,越發覺得餓了。

陳妻見他回來,出了廚房,面露難色地道:“我也不想搬。可陳二爺來了,他一個孩子,我又不好和他翻臉,他領著就把家裡的東西都給搬過來了。”

人已經搬來了,總不能再搬回去。

陳將宏輕嘆了一聲,“搬就搬了呢,你抓緊做飯,一會兒我還要去陳家還書。”將豆腐擔兒放到雜房裡,瞧著這雜房正好是現在的豆腐房。往後就可以在這裡弄了,只是看著那抹了白石灰的牆壁,竟覺得有些不忍。

“我今兒去河邊洗衣服,聽上莊的人說,午後大小姐要給族裡送銀錢來。”

“聽說上回,四房老爺下大牢,大小姐花了五千兩銀子才把人撈出來呢。”

“真是個沒良心的,人家救了他。也不見他說句好話。”

“我聽說陳家大院給族長拿了兩回給我們修新屋的錢,族長一直沒給我們修。大小姐不信他,這才張羅了人給我們修的。”

堂屋裡的女人多了,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甚是熱鬧。

“八太婆說,什麼都好,就是他家離自家的地太遠了。下次要下地幹活,得走半炷香才能到。”

一說到地,陳母就嘆了一聲,他家原有七畝地,而今都沒了。全家上下就靠賣豆腐勉強維持生計。

搬來的人,有人歡喜有人愁,但有新屋住,多還是歡喜的,過年了,雖說各有各的煩心事,但能和和美美地過個好年。

陳相富辦完了差使,直奔陳湘如的院子。

陳湘如手裡拿著賬簿:“辦好了?”

“是,十三叔家搬到新屋了。”

她招了招手,示意陳相富走得近些,掏了帕子將他臉上的汙漬拭去,“餓了吧,我讓劉奶孃做了骨頭湯麵,你先吃一碗。回頭我們一起去上房用午飯,下午我帶你回陳家莊,年底了,得送今年給族裡的供奉銀錢。”

“還給啊?撈將生叔出獄、給族人建新屋,這前前後後花了不少。”

“可一碼是一碼,總得照例送去,還有給族人的米糧、肉食等,總不能拖到除夕夜送吧?”

從祖上始,陳家大院每至年關就要給族裡撥銀錢、糧肉等物,如今雖說陳將達不在了,但對族人照看的習慣不能改,族裡除了新遷的十戶最貧寒的,還有一些一年到頭無銀錢買肉的族人,就等著陳家大院的接濟。

臘月初時,給貧寒幾家都發放了過節穿的衣料,雖說不是綢緞,卻是鄉下人最喜用的粗布衣衫,女子的多以藍底白花、橙底白花為主,男子則以藍、棕兩色為主,各家都照著家裡人口分發的,各家領了,就由家主在領單上按下指印。

明兒是除夕,新建的下莊那幾戶都領了肉糧,但上莊還有好些人家沒領,家家都還盼著,還有孩子好奇地望著村口的馬路,想著幸許今明這兩天陳家大院的人就要派人過來送東西了,不僅了米糧,照著往年的例,陳家大院還會提前數日就讓家裡的廚娘炸油果子、饊子、麻花等只有年節時才能吃到的好東西,那又酥脆甘甜的好東西,孩子們一想起來就直冒口水。

一大上午,孩子們就跑去看了好幾回,沒人,還是沒人。

早前倒是見著陳家大院來人了,去是替陳將宏家搬新家,聽說新建的下莊那些房子很漂亮,能比得過上莊裡家資中上等住的新房了。

那些原本中下等生活的族人,嘴裡還感嘆道:“早知如此,我們還不如族裡那幾個窮光蛋呢。瞧人家住的屋才像屋子呢。”

有人哀嘆了良久,盼著自家也住那等像樣的房屋。

吃過了午飯,又有些孩子跑到村口上張望、嬉鬧,今兒不來,明兒就是除夕,許是最晚明兒上午就來了。

突然,只聽一個半大的孩子扯著嗓子大叫:“來了,來了!陳家大院的馬車來了!”

這一嗓子叫得,跟著一群孩子起鬨,立時就有人望著那邊馬路,從桃林中出來了一輛馬車,雖隔得遠,但大夥還是瞧得清楚。風裡隱隱傳來了銅鈴的聲音——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