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溜溜的撤回來,然後蠻族再發起進攻跟騷擾,到時候帝國北方邊境的局勢會比現在更加的糟糕。
當然,對於這些杜克都不會說什麼,因為這是亨利七世的事情了。
作為步兵為主的大部隊行軍,北方軍團的行進速度很慢,三天時間才走了六十多公里,不過已經接近當初杜克跟蠻族大薩滿阿拉坦會面的地界了,這已經算是蠻族的地盤。
杜克倒不擔心蠻族是否出現,而是一心想著漢斯帝國的包圍軍到底會在哪裡設伏。對於設伏地點杜克是不知道,因為這是漢斯帝國的行軍路線,他們同樣也會對杜克留一手,萬一杜克知道了他們的設伏地點跟行軍路線,跟法蘭帝國來一場反包圍,這簡直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心照不宣,杜克為了確保漢斯帝國不翻臉對付自己,只有找到漢斯帝國的主力軍他才會放心。不過風暴哨騎實在是太少了,百來人除了輪換跟應付風暴軍本身的傳令之外,真正能夠查詢的不過幾十騎而已。
雖然杜克不知道蠻族這一塊大草原到底多大,但是從記載跟一些老兵的口中,大概能夠得知不會比整個蒙古草原小多少,也就是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要靠著幾十騎找尋到漢斯帝國的主力軍團,簡直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杜克能做的,就是儘量派出經驗豐富的老兵,看能夠從漢斯帝國的邊境上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最終找尋到漢斯帝國黑鷹軍的蹤跡。
時間就這樣進行到了第五天,法蘭帝**已經來到了之前杜克會見蠻族的地點,但是發現這裡面已經沒有任何蠻族存在的蹤跡了。對於這種情況,無論是巴頓侯爵還是奧托公爵都不怎麼驚訝,因為蠻族不可能不知道法蘭帝國的進攻,除非是蠻族有著很大的優勢,不然他們也不會在這麼早的情況下就跟法蘭軍進行正面決戰。
畢竟草原是蠻族的主場,他們完全能夠讓法蘭軍把戰線拉長,後勤補給線也拉長,最終精疲力盡的時候一舉展開反擊。所以時間拖下去對於蠻族是優勢,沒有半個月一個月的找尋跟準備,他們是不會跟法蘭軍決戰的。
更別說他們已經得到了杜克的情況,對於帝**還有雄獅軍的進攻路線瞭如指掌,如果這還能被帝**給包圍了,那杜克都不知道給如何形容蠻族的愚蠢了。
除了這些之外,最讓杜克擔憂的還是漢斯帝國,因為已經過去五天了,他依然沒有發現漢斯帝國黑鷹軍的痕跡,並且隨著風暴軍的深入,很有可能也陷入別人的包圍圈之中,畢竟杜克自己的行軍路線也是暴露的。
418 發現黑鷹軍
現在的風暴軍跟帝國北方軍團,就如同兩塊肥肉一般,都是暴露在敵對勢力的面前,其實杜克的戰略最終就是一個賭字,賭他們是選擇大的那一塊,還是選擇自己小的這一塊了。
行軍第十天的時候,帝國北方軍團已經深入草原達到上百公里了,這種距離對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來說,已經算得上是遠征了,而且隨著後勤補給的延長,對於後勤的壓力也是日漸增大。
不過風暴軍的後勤軍,可謂是這個時代最為專業的後勤軍了,加上風暴馬車的承載跟避震能力,可以保證杜克的風暴軍在草原上面哪怕就是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也能透過食物供給一個月的供應。
這裡面主要是透過這一段時間跟蠻族的交易,杜克購買了很多牛羊等肉食,加上漢斯帝國盛產生豬,油脂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所以杜克也跟漢斯帝國有過少量的交易,儲存了一大批的肉食跟油脂類,來減輕糧食的負擔。
並且所有的風暴馬車都改成了箱式,裡面存放著伴隨著第三批後勤軍而來的重要物資,那就是一千人的火槍隊跟火器裝備。不過杜克一直都沒有暴露這一千人火槍隊的存在,而是把他們掩飾成為後勤軍跟隨著風暴軍行動。
畢竟這是杜克在危機時刻對付蠻族跟漢斯帝國最大的殺手鐧了,一千人的火槍隊不是以前那種一兩百人的小規模,太過於張揚很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跟懷疑,所以說杜克這五千人大軍,真正後勤只有一千人,四千人都是正式作戰的部隊。
也只有杜克風暴軍才能夠做到這樣的後勤,要知道雄獅軍跟帝國局的後勤,都是有著高達十萬的民眾在負責運輸。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一次的遠征,都是一次傾盡國力的戰爭行為,法蘭帝國會如此的難以維持。
這些箱式風暴馬車,一旦遭遇到了進攻,就能夠組成車陣防線,阻擋除了魔法之外的一切遠端攻擊。然後風暴火槍手,就能夠透過木板上的射擊孔進行反擊,這樣能把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