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事實還是推斷?
有效的溝通者透過這樣貼標籤來修正推論。如果上面的陳述是不真實的,你如何修正?
(答案:1、3和4是事實,2、5和6是推斷)
感知檢驗:做有效的溝通者
最後,為了提高感知和解釋的準確性,我們必須學會檢驗感知。提到解釋感知,誤解的變數和可能性非常多,因此,沒有完全瞭解資訊就直接得出結論的潛在可能性很大。例如,我與一位朋友有定期的電郵往來,但是如果我在收到他的電子郵件一天後還沒有回覆的話,他就認為我心煩意亂。當然,我沒有因為他而感到心煩,但是那就是他沒收到我的即時回覆後的感覺。考慮一下這個例子,想想有多少次他人會對你的想法、情感或動機有過不準確的推論。
提高感知檢驗的能力有利於避免對他人的想法、情感或者動機作出錯誤的推論。例如,當你最喜歡的老師從你身旁走過時,你向她微笑問好,但是這位老師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儘管你認為她直視著你。你會很容易地認為老師冷落了你,因為她對你的印象不好,或者對她來說你只是一個不重要的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會使用感知檢驗技能,這包括以下內容:
1.描述已經觀察到的行為——一個事實:這位老師忽略了你的存在。
2.對老師的行為至少想出兩種解釋——推論:
(1)她忽略你是因為她覺得和你打招呼沒那麼重要;(2)她忽略你是因為她在想其他的事情,沒有聽到或者看到你。
3.最後,檢驗你的解釋:你可能會問老師:“我們路過大廳的時候,你為什麼沒和我打招呼呢——怎麼了?”這會立刻澄清可能存在的任何誤解。
透過這樣的核實來檢驗你的推斷,你可能就不會把第一個推斷看做是唯一的或者是正確的。要避免誤解或對感知的錯誤解釋,我們需要合作和溝通的意願以及對溝通保持開放的心態。
本章我們已經討論了感知、感知和溝通的關係以及我們作為溝通者的能力。為了檢驗我們的感知,我們應該①儘可能好地陳述我們觀察到的;②意識到我們觀察到的是一種可能的解釋;③考慮其他可能的解釋;④對可能的解釋進行提問或者檢驗。
例子:你看到運動員朋友詹森(Jason)從一家銷售類固醇的知名診所走出來;詹森最近幾個月運動能力明顯提高了。
感知檢驗步驟:我的好朋友詹森是運動員,我看到他從那家傳言出售類固醇的診所走出來。(①這是觀察到的——描述;不要進行推斷)詹森到那兒去買類固醇(②這是一種可能的解釋。)詹森去診所檢查扭傷的腳踝,探望一位受傷的朋友,或者去拿腳踝扭傷的止痛藥。(③有其他可能的解釋。)如果有,哪一個是正確的解釋?(④檢驗準確度,或者說明你不知道詹森從那家診所走出來的原因,以此來修正你的觀察。)
建立你自己的感知檢驗陳述示例
你的一個朋友黛布拉,上演講課一直很吃力,她的演講總是得C,向你借你上學期得了A的演講提綱。你無意中聽到她和另一個人吹噓她上次演講得了A。
1.在上述例子中,你如何使用感知檢驗步驟?
2.從感知檢驗步驟中你學到了什麼?
檢驗你的感知:有效的溝通者會這樣做!
1.區分事實和猜想;
2.識別你的個人偏見;
3.記住,感知,尤其是第一印象,通常是不準確的;
4.知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事件、客體和人並不總是有著相同的看法;
5.記住,感知是關於感知者、已經感知到的資訊和感知發生的情境的一種功能;
6.不要害怕透過溝通來驗證你的感知。你應該提問並搜尋資訊,而不是讓自己接受誤解或誤會;
7.願意承認你的誤解,在必要的時候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