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做自己的CEO 作者:閻王

工。這種情況使得我們這些身份看起來相互衝突,使得它們處在一種非輸即贏的關係之中,而在這種關係中許多事情都是水火不容。相互衝突的觀念可能導致我們在一種或然的世界中看待我們的選擇,這可能並沒有完全反映我們的真實情況。

我們再來考察一下關於女性在有了孩子後是否應該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古老話題。正如Leslie Bennetts在她2007年的新作《女性的錯誤》中所說的,對於女人而言,完全依靠自己的配偶生活或在家作一名專職媽媽(雖然有些人願意外出工作),恰恰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是一種可怕的經濟選擇,或者可能會使許多婦女返回勞動力市場變得極為困難。大眾傳媒中另一種“事業驅動型的超級媽媽”的觀念,對現實也同樣無法起到幫助和反思作用。這些完美“平衡”的觀念和概念可能會造成諸多困難,因為它們暗示著我們都希望或能夠賦予我們生活中的工作和非工作維度以同等的權重——這種想法是不準確的。

從今天開始做自己生活的CEO!(5)

而且,人們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對於生活的工作維度和非工作維度的優先順序的選擇是不同的。雖然有些人在他生活的某個時點會賦予生活的不同維度以相同的權重,但在以後的時點上這種平衡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職位晉升的時候,或者發生其他一些重要變化的時候。同樣,人們在對如何管理工作與個人生活關係的決策的長期權衡過程中,他們思考的起點也是不同的,而且也不是把這些起點至於兩個平衡的籃子之中。如果你是一名單身的父親或母親,那麼你就擁有一組與其他呆在家中作為專職父親或母親的人不同的資源和需求。如果你為一個對你的個人需求持同情態度的經理或公司工作,那麼你在決定如何管理工作與個人生活方面就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或權利。因此,對工作與個人需求的管理既很少在天平上得到均勻的平衡,它們也並非水火不容。例如,“工作—家庭衝突”這一術語就產生了諸多問題,因為它直接建立起一種關於工作與家庭的有害觀念——把工作與家庭的關係看做是爭奪我們的時間、精力和生活資源的一場你死我活的競爭。以並列的方式表述工作和家庭也會產生問題,因為這種表述方法暗示著只有那些明顯需要照顧老人或撫育孩子的人才對如何“劃分”工作和個人生活的界線產生壓力。有些學者提出使用“工作—生活”這一術語作為處置上述問題的方法,並且指出所有的員工,即使是那些沒有成家的人,在工作和個人生活的結合上都具有壓力。甚至“工作和生活”或“工作對生活”這些短語也會產生問題,因為它們暗示著工作和生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家庭、社群和個人責任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樣。

常用的短語如工作與生活一體化和工作與生活相分離也同樣會對一些人造成問題。對於每個人而言,將工作與非工作完全混合或者將它們截然分開都不是一種理想的方法。因此,請遠離那些關於平衡和衝突的陳舊觀念。

以彈性風格作為思考的角度:

你會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彈性以創造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更加積極的關係?

我們如何討論為實現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而在方方面面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如何避免使用那些沒有任何新意和準確性的語言,或者那些對不同人具有截然不同意思的詞彙?

在本書中,當我們使用彈性風格這一術語作為思考如何建立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更加健康的關係時,我們希望你不再將工作與家庭和工作與生活的問題當作一種平衡或不平衡的問題加以考慮。相反,你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按照對自己更為有利的方式更加有效地使用彈性來指導和管理工作與個人生活的關係。這種新的思考方式將賦予你研究和討論工作生活問題的新工具和新方法。

在這方面做出變革的第一步就是開始考慮在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建立積極的關係,以使自己同時對二者感到滿意。當你做到這一點時,你就不覺得你因為為工作做出了過多的犧牲而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生活夢想和日常需求。相反,你不會覺得你為了“享受生活”和滿足家庭或個人需要而正傷害自己的工作或放棄自己的職業夢想。如果事情都能在更加健康的關係中得到更好的結合,那麼你對自己未來生活的可能方式就擁有了一個新的願景。這種思考方法使你能夠構思新的可能性去挑戰你當前的所作所為以使你斷向自己夢想的生活方式邁進。

為進行自身的變革,可以透過實施“生活桶分析”來開啟自我反省之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