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後,不僅沒有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援,反而引起了中國共產黨的強烈反應。赫魯曉夫非常關注在毛澤東之後,誰是接班人的問題。

在一次宴會上,赫魯曉夫私下裡問毛澤東:“聽說你不當國家主席了?那誰會是你的接班人?”

毛澤東用濃重的湖南話說:“是的,我不管了。但是,我們有很多同志,可以擔當領導責任。第一是劉少奇,這個人原則性很強,在我們黨內很有威信;朱老總年紀大了,但威望很高;鄧小平、周恩來都比我強,什麼矛盾都能解決,有缺點勇於當眾作自我批評。這些人中,劉少奇是第一個。”

1961年9月24日,在同劉少奇會見的第三天,蒙哥馬利直率地向毛澤東提出了這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他來中國作了調查之後才提出的。

蒙哥馬利在1960年曾經訪問中國,並約定,次年還要再來中國。元帥踐言履諾,1961年再次訪華。

在周恩來等人的安排下,蒙哥馬利參觀了許多地方。在包頭和太原,他都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分別在不同場合隨意地向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突然提問:“你最擁護誰?你最聽誰的指揮?”被問者都毫不猶豫地回答:“毛主席。”

在延安,蒙哥馬利參觀了一所醫院,就同陪同的熊向暉開了一個小玩笑:聽說中醫、中藥很神奇,你們應該鼓勵中醫為毛主席發明一種長生不老的藥,中國需要他,中國人民離不開他。

後來,在西安和三門峽,蒙哥馬利就換了一種提問方式:“除了毛主席以外,你最擁護誰?你最聽誰的指揮?”回答的人有些猶豫,答案就不一致了。

在洛陽,蒙哥馬利同熊向暉閒談時說:中國古代的帝王很聰明,在位的時候就確定了繼承人,雖然有的不成功,但多數是成功的,這就可以保持穩定。以前英國常為爭奪王位而打仗,後來平靜了,因為有了王位繼承法,也許是從中國學來的。現在許多國家的政治領袖不像中國古代帝王那樣聰明,沒有遠見,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權威確定自己的繼承人,這是不幸的。

劉少奇在東北林區調查(3)

在鄭州,他又對熊向暉說:斯大林是一位很有權威的政治領袖,但也缺少遠見,生前沒有明確提出自己的繼承人,死後出現了“三駕馬車”,局勢很亂,貝利亞被殺掉,結果只會用皮鞋敲桌子的赫魯曉夫取得權力,他的統治是不會長久的。

蒙哥馬利作了調查,又同熊向暉談這些涉及到接班人問題,很明顯,是在調查中國繼毛澤東之後,誰會是接班人?

蒙哥馬利稱之為“戰略性調查”。

這一情況,陪同蒙哥馬利參觀的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熊向暉向周恩來作了彙報。

周恩來聽了這一情況,不知出於什麼考慮,本來沒有劉少奇同蒙哥馬利會見的活動,他就臨時和劉少奇商量。

因為周恩來作為黨內高層領導人,對接班人的問題很早就有所認識。是否安排劉少奇同蒙哥馬利會見,就是想讓蒙哥馬利看一看:毛澤東的接班人,就是劉少奇。讓蒙哥馬利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是否出於這種考慮,我們不得而知。

22日下午,劉少奇就會見了蒙哥馬利。

9月23日,熊向暉同浦壽昌到武漢向毛澤東彙報。

“蒙哥馬利在猜測誰是主席的繼承人。”熊向暉向毛澤東詳細彙報了蒙哥馬利參觀訪問的情況後說。

“繼承人?這個用英語怎麼說?”毛澤東問。“Successor”熊向暉答。

“這個詞我認識,意思是成功,怎麼加上‘or’就變成了繼承者了?”毛澤東饒有興味地沉吟,“繼承人?這個名詞不好,我一沒有土地,二沒有財產,繼承我什麼呀?這是資產階級的用法,無產階級只有思想理論、路線政策,沒有什麼繼承,‘紅領巾’唱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所以叫‘接班人’更好。”

毛澤東說:“這個元帥過去打仗很勇敢,打敗了隆美爾。這次在北京也很勇敢,講了三原則。誰是我的繼承人,為什麼他不敢問呀?是不是也像中國人那樣怕犯忌諱?”

熊向暉說:可能是。

毛澤東說:“你講他是來搞戰略觀察的。我看,他對我們的觀察不敏銳。這也難怪,他是英國元帥,又是子爵,不是共產黨,對共產黨的事情不那麼清楚。共產黨沒有王位繼承法,但也並非不如中國古代皇帝那樣聰明。斯大林是立了繼承人的,就是馬林科夫。不過呢,他立得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