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毛澤東嚴厲批評:“越學越蠢!反人家的右傾,結果自己右傾。”

1月5日,毛澤東再次對劉少奇提出的主要矛盾的觀點作了批評:從七屆二中全會以來,一直是講國內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的矛盾,從杭州會議以來整個運動是搞社會主義教育,“怎麼來了個四清與四不清的矛盾,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的交叉?哪有那麼多交叉?什麼內外交叉?這是一種形式,性質是反社會主義嘛!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這樣,不僅僅對《十七條》停止執行,而且還要修改,就成為必然。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在《十七條》的基礎上,作了重大修改,增加到二十三條,增加了“形勢”、“搞好運動的標準”、“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抓面的工作”、“建立貧農下中農協會”、“思想方法”七條,去掉了“集團問題”一條。共形成了二十三條。

毛澤東對此檔案作了修改,其中,對運動的性質問題再次在檔案中加寫了一段文字,嚴厲批評劉少奇的“四清與四不清的矛盾”和“黨內外矛盾的交叉,或者是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交叉”的觀點:這兩種提法,“沒有說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根本性質”,“不說是什麼社會里的四清四不清矛盾,也不說是什麼黨的內外矛盾交叉。從字面上看來,所謂四清四不清,過去歷史上什麼社會里也能用;所謂黨內外矛盾交叉,什麼黨派也能用;都沒有說明今天矛盾的性質,因此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少奇說:“四清”運動的實質(11)

毛澤東同劉少奇的分歧,非常明顯,這也引起了大多數中央領導人的注意,對這種黨內高層領導人中出現的分歧憂心忡忡。

會議期間,朱德、賀龍等人曾經找劉少奇,希望他顧全大局,要謹慎,要尊重毛澤東。

劉少奇接受了這些意見,會後主動找毛澤東談話,作了自我批評。其後,又在自己家裡連續舉行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參加的黨內生活會,聽取對自己的批評和幫助,作了記錄,並委託陳伯達把每天生活會的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彙報。

毛澤東似乎對劉少奇有所原諒。

在不久後舉行的一次小型會議上,毛澤東當著許多中央領導人的面說:我批評少奇同志了,但你們今後還是要聽他的話喲。

眾人心中提起的千斤巨石落了地。

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的分歧好像已經圓滿地解決了。

但是,毛澤東接著就點燃了打倒劉少奇的導火索。

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討論透過了全國工作會議紀要:《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即《二十三條》。同一天,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通知,將《二十三條》下發全黨。

《二十三條》除批評了在運動性質問題上同毛澤東不一致的觀點(即劉少奇的觀點)外,同時也糾正了1964年下半年以來四清運動中的部分“左”的偏向,如“神秘化”、“大轟大嗡”、“繁瑣哲學”等,規定“不許用任何藉口,去反對社員群眾”。對形勢的估計,仍然是“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存在著嚴重的、尖銳的階級鬥爭”,“反對社會主義的階級敵人,企圖用‘和平演變’的方式,恢復資本主義。這種階級鬥爭勢必反映到黨內。”檔案規定:“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進一步地鞏固和發展城鄉社會主義的陣地”,提出“走資派”有的在幕前,也有幕後的;支援“當權派”的人,有的在下面,也有上面的,甚至有的在省和中央部門工作。

《二十三條》的下發,儘管糾正了一些“四清”運動中的“左”的錯誤,但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到1966年3月,全國有1/3的縣、社先後開展了這一運動。但隨之被“文化大革命”的更大的浪潮所掩蓋、所中斷。

實際上,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個訊號。

如果同劉少奇個人的命運聯絡起來,毛澤東此時對劉少奇已經不信任了。後來,毛澤東多次談到在《二十三條》問題上同劉少奇的分歧,也認為那是他“打倒”劉少奇的起點。

1966年8月5日,毛澤東發表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就聯絡了“1964年的形‘左’實右的錯誤傾向”,把它作為劉少奇的一大罪狀。

10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說:常委分一線、二線,是我建議的;再嘛,又過於信任別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