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白金漢宮的倒影 作者:莫莫言

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新聞聚寶盆。任何語言都無法解釋英國王室本身那種隱秘的魅力,人們無法肯定是由於神秘而使王室存在,還是王室使神秘經久不衰。

不管怎樣,作為英王王宮的白金漢宮,將繼續看著英國這頭“約翰牛”潮起潮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革命年代的王權復興(1)

蓓蕾中的白金漢宮,向詹姆士一世的“血腥之塔”步步緊逼,殘酷、呆板的詹姆士一世像中了魔咒一般,解散了議會,卻在冥冥中推動了工商業航船在英吉利海峽的馳騁。查理一世死了,限制君主的制度建立起來了,可“癲狂”的喬治三世卻煞費心機地要為王權推波助瀾,即便載其前行的是在咆哮而來的工業浪潮中,風雨飄搖的小木船。喬治三世的心,眷戀著赫赫的王權,他的身體卻不由自主地被推倒在工業革命的曙光中。

。c。 革命的光榮

當日歷翻到公元1837年的時候,在地球的那一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正式宣佈,將白金漢宮作為自己的王宮。這個擁有六百多個豪華房間的灰色建築,莊嚴地矗立在泰晤士河畔,從此成為日不落帝國王室權力的中心。這個時候的大英帝國正處巔峰時代,地球的西面有它的領土,地球的東面亦有它的屬地,太陽照完了這邊再照那邊,風華正茂的維多利亞女王,有足夠的理由為此驕傲。

歷史常會賦予建築某種性格,白金漢宮,充斥著一股唯我獨尊的霸氣。整個19世紀,都是英國人的世紀,而英國對岸的大清國整個19世紀都在呻吟和殘喘。

但正如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強者一樣,也沒有國家從一開始就是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也曾經弊端叢生,混亂不堪。就在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前的二百多年,英國還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農業國,全國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四五百萬。1566年登基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時常為缺錢花而煩惱。

詹姆士一世算不上一個好國王,他殘酷、呆板、不懂變通。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的白金漢宮威嚴端莊,16世紀詹姆士一世的府邸倫敦塔,則被人揶揄成“血腥之塔”。

但若追溯大英帝國的崛起,必然要回顧詹姆士一世的時代。歷史的奇妙之處在於,一些“壞統治者”的“愚蠢舉措”,也能推進社會的偉大變革。

16世紀的英國遠稱不上強大,幸運的是,工業已經在這個狹小的國家興起並迅速成長。詹姆士一世沒有能力預見工業的發展將給封建王權帶來毀滅性衝擊。而隨著國際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英國又擁有了進行世界貿易的最優越位置。一批野心家靠在海上橫行霸道發家致富,金融業蓬勃發展,英國很快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

1606年,詹姆士一世同意那些喜歡冒險的投機商人跨越重洋,到北美的弗吉尼亞挖掘財富,由此英國擁有了在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而在詹姆士一世去世前5年,即1620年,一批已經移居荷蘭的英國清教徒,坐著名為“五月花號”的船,到弗吉尼亞海岸的切薩皮克灣開創新天地。這些清教徒歷盡艱辛,在北美大陸落地生根,無意間成為“美國的種子”。

詹姆士一世去世後的5年,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經連成一片,包括弗吉尼亞、馬薩諸塞、康涅狄克……其被稱作“新英格蘭”。和封建制度格格不入的資本主義經濟在此蓬勃發展,王室由於從殖民地上得到了不菲收入,對這些變化並不那麼關心,詹姆士一世始終沒有采取什麼有效措施鞏固自己在北美殖民地的特權。截止1640年,英國在北美的移民已經有14000人,到1650年,這個數字又上升到48000。

擴張,擴張,擴張!不管英國國內的形勢如何,嚐到了擴張甜頭的英國人,已經無法停止征服世界的腳步。他們和西班牙人爭奪西印度群島,打著國王的旗號入主紐芬蘭、馬里蘭,他們的野心像騰空而起的烈火,難以遏制。

而在這些野心家放眼世界尋找財富的同時,居住在倫敦塔裡的詹姆士一世也沒有閒著。1606年,英國王室的債務已多達60萬英鎊,才剛剛開始經營的弗吉尼亞殖民地在短時間內不能給王室帶來太多財富。詹姆士一世想到了一個愚蠢的辦法增加收入:指示親信賣官鬻爵。4個月後,全英國的騎士驟然增加了兩倍多,律師、商人、金融家、鄉紳,只要掏得起錢,就能戴上貴族頭銜。

第一章 革命年代的王權復興(2)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新貴多了,老貴族的身價便相對下降了,很多上流人士對此不滿。封建等級秩序和貴族體制,在詹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