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小傳(1)
徐海東(1900—1970年),湖北黃陂縣(現為大悟縣)人,1900年出生於一個六代窯工的家庭。其父徐重來是個勤扒苦做、老實巴交的窯工。徐海東9歲時入私塾唸書,當時唸書的多為富家子弟,他們嫌徐海東衣服破,身上髒,便給他取了一個諢號叫“臭豆腐”。有一天他實在忍受不了地主欺侮,打了一個地主家的孩子,結果被趕出了學堂。家裡人對他說:“我們泥巴人的命,就是出勞力,吃粗飯,沒有讀書的福分,還是做窯工吧!”於是,12歲的徐海東便走進窯廠開始做工,一干就是十一個春秋。他出師以後,手藝越來越熟練,但仍然過著乞討似的窮苦生活。有一年冬天,他頂風冒雪挑著貨擔串鄉叫賣,賣的貨款還不夠一頓飯錢,餓得飢腸轆轆,眼冒金花,終於暈倒在一家人的門前。幸虧這家人心地善良,把他扶進屋裡,給了一碗熱粥,才使他活過來。小小年紀的徐海東飽嘗了人間苦難,看到了人間太多的不平。艱苦的窯工生活磨練了他堅強的意志和性格。1925年春,徐海東在同鄉好友、共產黨人吝積堂的影響下毅然投身革命,同年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4月,國民革命軍準備北伐,徐海東征得黨組織同意,南下廣東,在韶關參加國民革命軍。8月,在著名的汀泗橋戰鬥中,他率領一個排的兵力擊潰了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