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其中一個說:“她面板很白,但是長得太胖了。”另一個則說:“她很胖,但是面板很白。”假如這兩句話是說你的,你更喜歡哪一種說法呢?
由此可知,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說法,即可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兩位女子坐在那裡喝咖啡,這時湊巧進來了一位演員,其中一位悄悄地說:“嘿!你快看!那不是某某嗎?”另一位答曰:“真的!不過比電視上難看。”如果她換一句話說:“嗯,還是電視上的她比較好看。”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更舒服呢?
再比如,有個同事正忙著工作,你正好有事找她,她卻不耐煩地說:“唉呀!討厭!我忙死了!”這時,你千萬不要與她爭吵,你可以說:“啊!對不起,我正在失業中,如果您有事,儘管吩咐……”在那一瞬間,你的這句回答必可緩和緊張的氣氛,對方也會感覺自己說話太過分,她必會道歉:“我真抱歉,對你實在太不客氣了。”
同樣的話,在會說話的女人的嘴裡,就是一顆甜絲絲的糖果,而到了不會說話的女人嘴裡就會變成一把傷人的刀。
擁有親和力的女人,能贏得別人的愛戴
一個冷冰冰的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美人是不受歡迎的,親和力勝過一切的美貌!具有親和力的女人在與人談話時總是用友善的口吻,臉上也總是保持著微笑,這樣能有效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在人際交往中,具有親和力的女人不俗不媚、寬容隨和、通情達理,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廣受歡迎的。即便是批評,有了親和力,也會更容易讓人接受。瑪麗女士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老總,她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凱迪拉克轎車的推銷員開著福特轎車四處遊說,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自己不參加保險。所以,她要求公司的所有職員都要用自己公司生產的化妝品。
有一次,她發現劉菲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產的粉盒及唇膏,劉菲嚇得趕緊收了起來。瑪麗女士走到劉菲桌旁,微笑地說道:“老天爺,你在幹嗎?你不會是在公司裡使用別的公司的產品吧?”她的口氣十分輕鬆,臉上洋溢著微笑。劉菲的臉微微地紅了,不敢吱聲,心想這下該挨批了,但是,瑪麗女士並沒有發火,什麼都沒說就走開了。
第二天,瑪麗女士送給劉菲一套公司的化妝及護膚產品並對她說:“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覺得有什麼不適,歡迎你及時地告訴我。”
後來,公司所有的新老員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產的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和護膚品。瑪麗女士親自做了詳細的示範。她還告訴員工,以後員工在購買公司的化妝品時可以打折。
瑪麗女士親和的態度,友善的口語表達,使她自然地與員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輸了她正確的經營理念。親和力易於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進而使傳達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被傳達者。
在與人的交談中,沒有什麼比充滿親和力的態度更重要了,如果把我們要說的話比作佳餚,那麼盛佳餚的餐具就是親和力。可以想象,如果這器具髒兮兮的令人生厭,那麼誰還會在乎其中的佳餚味道如何呢?
有人說親和力是女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優勢,但是很多女人因為自己身份或者地位的改變,而把親和力丟了,說話頤指氣使,甚至指手劃腳,慢慢地也就與別人的關係疏遠了,讓人敬而遠之。一家工廠面向社會招聘廠長,其中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最後勝出。讓我們看看她在應聘過程中的表現:
問:“你是個外行,靠什麼治廠,怎樣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答:“論管理企業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外行,何況我們廠還有那麼多懂管理的幹部和技術高超的老工人,有許多朝氣蓬勃、勇於上進的年輕人。我上任後,把老師傅請回來,把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安排好,讓每個人都幹得有勁,玩得舒暢,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
問:“咱們廠不景氣,去年一年沒發獎金,我要求調走,你上任後能放我走嗎?”
答:“你要求調走,是因為工廠辦得不好,如果把工廠辦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選我當廠長,我先請你留下看半年有無起色再說。”
話音剛落,全場立即掌聲四起。
問:“現在正議論機構和人員精簡,你來了以後要減多少人?”
答:“調整幹部結構是大勢所趨,現在科室的幹部顯得人多,原因是事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夠了。我來以後,第一目的不是減人,而是擴大業務、發展事業……”
問:“我是一名女工,現在懷孕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