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知道真實的經營模式是什麼樣子的,其戰略是怎樣的,或者其市場將如何鋪開。另外一個常識:當公司真的很糟糕的時候,就像這個甜甜圈,你總會遭受欺詐的風險,因為管理可能會以花哨的財會計算或者其他的什麼欺騙手段竭力讓收益看上去很健康。2005年4月,公司驅散了當時的管理團隊,聘用了一位“翻盤”CEO來經營公司,並且負責向調查可能存在的假賬的SEC委員會彙報工作。
一定要對股票狂熱保持清醒,它們會像市場狂熱一樣讓你血本無歸。這讓我又一次回到了思科的案例,它就是像是一個海報創造出來的經歷網路大擴張繼而衰落的孩子。思科所有的路由器和交換機都提供給網路擴張。當期價值對這個大公司而言過高的時候,我賣出了,因為我感覺應該把錢轉投給小公司,因為終極的市場會給這些小公司帶來多年的開放式的增長空間。對這次丟擲而言,這個理念最終被證實是正確的……但很顯然小公司也會碰到麻煩。
後來我用鉛筆和紙算了一下,如果以2000年春天實現的最高速持續增長,思科會變得有多龐大。我的演算法告訴我,如果它以那個速度持續增長,那麼用9年的時間它就可以達到美國2000年左右的經濟總量!早晚會有什麼因素讓這種增長停下來。
投資者應該既關注不合情理的能夠解讀出狂熱的情況,又要關注那些不合常理的因素。一直都要關注相對於顧客而言這個公司有多大,不用管整個國家。當一個公司的增長所需要的顧客量超過了實際存在的顧客量的時候,股票就該賣出了。隨便找個信封的背面或者什麼地方計算一下,再加上些常識,這一切就都算清楚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