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樂、豐登兩殿大賜群臣喜宴,這一場慶賀筵,足足鬧了半個多月。轉眼太子就已經週歲了,宣宗親自抱著他去祭告宗廟,並賜名為祁鎮。
孫貴妃一看水已經到了,渠自然就應該成了,於是整天要宣宗踐行立後的前言。宣宗這時有了兒子,早把許諾的話忘到腦門後了,孫貴妃就一刻也不忘地再從腦門後給他扯過來。
宣宗非常為難,一則胡皇后是張太后親自指婚的,且又不曾有失德之處,若無故廢后,在情理上也太有點說不過去了。可到底經不住孫貴妃的再三絮叨,宣宗就悄悄地召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等到無極殿,滿面笑容地提到了廢后的事,“只是不知何以處中宮?卿等為朕設一良法,以使朕不至於遭到外臣和後世的誹議!”
“三楊”等人頓時面面相覷,不發一言。到底還是楊榮善於化不利為有利,於是這樣的一個尷尬場面就成了他取好悅上的最好機會:“宋仁宗廢郭後為仙妃,就是一個不錯的好辦法。”
宣宗才要說什麼,耿直的楊士奇就聽不下去了,忍不住頓首奏道:“今胡皇后並無失德,陛下豈可輕言廢立?”蹇義也跟著就說:“昔日宋仁宗廢郭後為仙妃,當時不聽范仲淹等大臣的苦諫,後來到底自悔了。且流傳至今,史冊多有譏評,臣願陛下勿信小人讒言,以成為一代有德的聖君。”宣宗聽了他話中暗含的譏諷,不覺動了火,說:“這事暫時緩議,你們退去吧!”
第二天,被孫貴妃催迫不過的宣宗又召“三楊”進宮,問他們昨天商議的廢后良策怎麼樣了?楊榮於是從懷中取出一紙奉呈。宣宗一看上面所書的全是捏造誣衊之詞,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