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人所津津樂道。?
領導者在其工作的過程中,決不要輕易對自己的功勞大吹大擂。?
據《戰國策·魏》記載,公叔座在戰勝韓、趙之後,辭謝了魏惠王出郊相迎和賜400萬的獎賞,並指出:“使士卒不潰不散,強毅不屈,百折不撓的,正是吳起教導的影響,我沒有這水平;事前觀察瞭解複雜的地形,暗暗決定安排得失的力量,使全軍將士不迷惑的,是巴寧等人的出力;定立賞罰制度於前,使民誠信遵守於後,這是大王明文規定的法規;看到敵人可以進攻,就擊鼓進軍,不敢懈怠,這是我所做的。大王只為我有這雙不敢懈怠的手賞賜我就行了,如果認為我有功,可我又有什麼功呢?”魏惠王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便尋找吳起的後人,並賞田20萬,同時賜巴寧等人田地各10萬。並且透過這件事,他更加了解了公叔座。在君主面前奪人之功、掠人之美並不是件難事,但能將功勞讓與他人卻實在是不容易,只有真正正直、無私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虹※橋※書※吧※。
第47節:要光榮不要虛榮(2)
不搞自吹自擂,作為領導者要時時刻刻謹記自己的職責,並給下屬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是領導者必備的品質之一。?
身為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的劉伯承雖然屢建戰功,但面對人民的讚譽、頌揚,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龍海集戰鬥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之後,冀南黨政軍各界代表獻給了劉伯承一幅繡有“常勝將軍”字樣的匾,劉伯承卻非常謙遜地說:“說我是常勝將軍,我可不敢當。……在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的領導下,在後方人民的支援下,我們只是盡了自己所應盡的責任。這是黨的功、人民的功,我不敢貪天下之功。我只是人民的勤務員。”劉伯承不貪天下之功據為已有,而把勝利歸功於人民,在備受褒獎的情況下,仍然忠誠於黨、服務於黨,在身居高位,身立大功的情形下,仍能保持自我約束的謙虛態度,無疑是值得稱道的。?
自吹自擂,夜郎自大,人家不套自家套,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這是一種缺少謙虛品德、作風不良的表現,這種行為也是向來為人們所不齒的,領導者應該徹底摒棄這種作風。?
應該說,無論是“馮道根”的“大樹將軍”的美稱、公叔座的讓功辭賞,還是劉伯承將軍的拒匾推功,都是有益於今天領導者學習的典型。不管是什麼崗位的領導同志,只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不斷創造,不斷進取,保持領導者的謙虛品格,就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不僅其下屬,乃至其後人都將會從領導者的謙虛品格中汲取到營養。?
把榮耀的桂冠戴在別人頭上?
16世紀初,有很多科學家都面臨著困難的處境,義大利天文學家及數學家伽利略也面臨同樣的困難。有時候,他把自己的發現和發明當作禮物送給當時最重要的贊助者,從他們那裡得到資助從事研究,然而,不管發現多麼偉大,這些贊助人通常都是送他禮物,而不是贈與現金,因此他常常沒有安定的生活。?
1610年,他發現了木星周圍的衛星。這一次他把這個發現集中呈獻給麥迪西家族。他在寇西默二世登基的同時宣佈,從望遠鏡中看見一顆明亮的星星(木星)出現在夜空上。他表示,衛星有4顆,代表了寇西默二世與其三個兄弟;而衛星環繞木星執行,就如同這4名兒子圍繞著王朝的建立者寇西默一世一樣。將這項發現呈獻給麥迪西家族之後,伽利略委託他人制作一枚圖案——天神朱位元坐在雲端之上,四顆星星圍繞著他。徽章獻給寇西默二世,象徵他和天上所有星星的關係。?
1610年,寇西默二世任命伽利略為其宮廷哲學家和數學家,並給予全薪。對一名科學家而言,這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歲月,伽利略四處乞求贊助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伽利略僅靠一個簡單的舉動就擺脫了以前四處求乞的日子,理由很簡單:貴族們實際上並不關心科學和真理,他們在意的是名聲與榮耀。人們都希望自己看起來比其他人更為顯赫出眾,伽利略就將他們的名字連結上宇宙的力量來滿足他們的虛榮,能和宇宙聯絡在一起,這樣的榮耀有誰不想得到呢??
伽利略的策略讓這些貴族們覺得自己不只是在做提供財源這樣簡單的工作,而是讓他們覺得自己富有創造力並權傾一世,甚至比以前創造的偉業更崇高。?
因此可見,你不能讓他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位居己上的人,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他們榮耀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便利。伽利略不但沒有以自己的發現挑戰寇西默二世的權威,或者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