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都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回頭玉米能吃了,她就把玉米賣出高等海鮮的價錢。
一想到那白花花的銀子,少女雙眼都放光。
不想跟李大解釋太多,林曉故意轉移話題。“李大哥家裡小子都會翻身了吧。”年前李大媳婦生了,終於給李大生了一個兒子。可把李大給高興壞了。
“可不是嗎,那小子別看才幾個月,淘著呢,那小胳膊可有勁了。”提到自家兒子,李大樂得合不攏嘴。
林曉笑著道:“淘小子出好的,一聽小傢伙就健康。”
李大哈哈大笑,“誰說不是呢,這小子啊,就不能像丫頭似的太嬌氣了。再說咱們鄉下人家。男孩女孩都不能嬌氣了。你看那沈丹丹,摔了那麼狠還是順利生了孩子,可不就是咱們鄉下人沒那麼金貴,這要換成城裡人啊。指不定病成啥樣呢……”李大看到林曉那弱不禁風的小身板,忙道:“妹子,大哥可不是說你啊。”林曉病了一個冬天的事兒大傢伙都知道。他這是怕林曉多心。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林曉這是內傷。
“大哥你就是說我。我也不能相信。我可是跟你們進山打過獵的,現在這是意外。”她很自信。等到冬天,她一樣能進山打獵。
“是,意外,意外。”李大擔心言多必失,休息了一會兒又去幹活了。
沈柔柔看著地邊那些剛種下的玉米苗問道:“曉曉姐,這些到時候會長成好吃的嗎?”她看著那些苗兒,長得也挺像高粱苗兒的。
“肯定會的,到時候我給你們做好吃的。”山上風大,林曉看小徒弟眯著眼睛擋灰,忙道:“咱們回去吧,家裡午飯也快做好了。”大傢伙種的都挺快,估計晚上這二十多畝地就能種完了。
午飯很豐盛,大米白飯攙和著高粱米管夠吃,大豆腐燉紅燒肉,幹豆腐炒的大肉片,韭菜炒雞蛋,還有一個土豆燉排骨。都是拿大盆上的菜,量大、味兒香。別說在這青黃不接的春天了,就是夏天青菜都下來的時候,這樣的飯菜也是十分豐盛了。
徐朗找的人基本上都是狩獵隊的,二十多人坐在院子裡大口吃肉,徐朗笑著招呼大傢伙,“飯菜都足夠,大傢伙都吃飽啊。哥幾個下午再受累,晚飯我讓人買了酒,晚上大傢伙好好喝一頓。”雖說是請人幹活,大傢伙都沒留著力氣,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忙,徐朗也挺感激的。
莊戶人家,也沒有午睡這一說。
中午吃飽喝足了,大傢伙又扛著農具下地了。
婦人們吃了飯,林曉看剩了不少飯菜,特意把幾戶人家的孩子也都叫來了一起吃飯,惹得幾戶人家的人直誇林曉,倒把林曉弄得挺不好意思的。
沈康氏本來還想勸幾句,那些飯菜都是好東西,留著晚上吃也是一樣的。卻也知道林曉不是個摳門的人,這丫頭還向來大手大腳慣了,她話到了嘴邊也就沒再勸。
晚飯林曉又讓錢婆子那邊送來一板豆腐,今天光林曉一家就買了兩板豆腐,把錢婆子高興什麼似的,還特意送了林曉一小盆水豆腐。
“林姑娘以後多關照我生意,這水豆腐你留著吃。”倒把林曉弄得怪不好意思的,“嬸子你這太客氣了。”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忙也是應該的。
下午的時候有小販趕著牛車來賣魚,林曉一看,好傢伙,兩三斤的白鰱魚、草魚、鯉魚不老少,都用大桶裝著,魚還是活著的。
莊戶人家有句俗話,叫開河的魚下蛋的雞,這都是最好吃的。
這個年代幽州府還很少有人工養殖的魚,這些魚都是在幾十裡外的大河裡撈的,純野生的。價錢還比豬肉便宜。
魚這東西好吃又補腦,看著大桶裡那些活蹦亂跳的魚,林曉樂壞了。
作為吃貨,林曉向來是大方的,一下子買了二十幾條大魚,可把小販給樂壞了。當即表示,“我給姑娘算便宜點兒。”
林曉挨個木桶看,“你這除了魚還有什麼好東西啊?”開啟一個木桶,頓時驚呼一聲。(未完待續。。)
209可以寵不要溺
一個大桶裡密密麻麻的小蝦,大部分都還活著。
林曉眼睛一亮,居然還有這好東西。
這過了油可是好吃的不得了。
小不點兒撅著屁股爬上牛車,他也不怕,大著膽子過來看,“師傅,這是蝦呀。”他經常跟銅錘混,撈魚次數多了,也認識了。
“嗯,可不是嗎。”林曉笑的眼睛彎彎,“大哥,你這蝦怎麼賣的?”她看這木桶不大,“價錢合適這蝦我就包圓了。”
小販沒曾想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