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自己的最新看法:“其實關鍵點只是標題那句話——牛市來了”。

美國時間3月18日,美聯儲宣佈1萬億美元注資金融系統,終於調動起了市場神經,全球股市似乎都有了上漲理由,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也迎來了又一波反彈機會。

“我們只能夠更加接近他的境界。”李大霄表示,即便在中國市場巴菲特的理念也是可以運用的,但是巴菲特想要被複制很難,只能被部分複製。

“巴菲特本身的投資技術比較高,選擇標準嚴格,並且個人智慧較高——這些倒是可以複製的,畢竟聰明人比較多。想要複製巴菲特最難的是他作為‘全世界最正直的人’以及‘只是管理財富而非財富享用者’的智慧,能決定了其不可複製性。”李大霄表示。

巴菲特的經典理論,“用自己的估值方法尋找最好的公司並關注熟悉它,在價值低估的時候買入”,在他買入可口可樂這樣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證明。不過,作為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中國股市顯然還缺乏用長久的時間證明自我價值的公司。另外,巴菲特的正直因為他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頻頻出聲表態股市已經比較適合投資,且自己動手買入“優先股”而遭到市場的懷疑——誰能夠如世界最有錢的巴菲特一樣獲得這樣的機會、享受這樣的殊榮呢?

對於這些疑問,李大霄表示:“的確,去年巴菲特表現出了一些‘愛國沙文主義’的態度,不過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經濟巨頭出面講話的情況也是美國的傳統。比如在“9·11”的時候,老摩根也有這樣的表態。”

至於巴菲特在2008年投資的股票鉅虧達到了50%以上,而趨勢投資者的代表索羅斯空倉躲過劫難,李大霄認為,哪種投資行為都會有人虧有人賺,不然,巴菲特此前賺的錢又是誰虧的呢?並且,最重要的是巴菲特還有錢,當他認為股票下跌50%可以購買的時候,並不代表再下跌就不買了,他還可以繼續買入——價值投資理念起碼讓巴菲特手裡存下了大量的現金。對目前的股市來說,誰有錢買誰才是大師。

(2009…03…21)

牛市到了——中國股票率先走強五大原因

自2008年11月以來,在全球主要市場中相對走勢最強是A股,其次是B股,再次是H股。中資股的強勢,探求原因,主要有五方面。

原因一,槓桿率不同。在全球金融市場去槓桿化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清醒地觀察一下我國的槓桿率就會發現,我國的槓桿率還小於1,還不存在去槓桿的需要,而且我們還應該研究學習適度的槓桿才是最佳效率的課題。

原因二,介入程度有別。在這次金融風暴中,中國的金融企業雖然也略有涉及,但和風暴中心的金融企業相比,受傷程度卻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中國金融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不高,業務相對單一,有毒資產的介入程度也相對比較輕。

原因三,金融體系的全球化程度不同。這次受傷的金融企業其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是全世界學習的榜樣,但是大面積受傷的事實卻說明全球化系統性的風險防範並不足夠,而我國的金融企業沒有受到巨大的衝擊不是說明我們的風控系統比較優秀,是我國全球化程度不高。

原因四,貨幣的發行體制不同。這次美國是靠發行國債來進行救市,而發行國債的過程中還幾經曲折,而中國大銀行都是國有控股的。所以危機中救市,中國的行動力和執行力要強大許多,這從歷次對抗危機的歷史就可以看出端倪。

原因五,財政赤字不同。美國人是寅吃卯糧的國家,而中國人有積穀防饑的習慣,美國財政赤字1�75萬億,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3%,而中國9500億元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約為2�93%,並未突破國際警戒線的3%。截至2009年2月12日,美國未償還國債高達10�76萬億美元,佔GDP的70%以上,而中國是62708億,大約佔20%。

由此可見,中國在此次危機中,僅僅只是“池魚之災”,嚴陣以待加以應對之餘,我們是否認真考慮過大宗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對下一輪經濟起動的有利之處,對貧乏的石油儲備所帶來的良機,開始人民幣國際結算業務的起步之旅?

中國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城鎮化仍然空間巨大,發展中國家的特點仍然明顯,大規模建設需求巨大,勤勞的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不亞於任何一個民族。同樣,中國的投資者對財富追求的熱情也不亞於任何一個民族。

一般來說,股票市場和經濟短期走勢不一定吻合,但長期走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