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明確規定黨的最終目標,並根據黨在一定時期內的任務而規定出近期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和策略方法。
《共產黨宣言》是一篇非常清晰的公開昭示於社會的政治宣言,它集中反映了共產黨的階級立場、政治觀點、鬥爭思想、奮鬥目標、組織原則、策略路線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這個宣言就是共產黨人的總綱領。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綱領是基於偉大使命的願景(5)
在這個總綱領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也制定出了自己的綱領,明確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和使命,解決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和本源。
我們回想一下,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時候,真如雪中送炭。當時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已經被竊取,國內軍閥混戰,一片混亂。馬克思主義的種子一落到中國大地上,就開始生長起來,這粒幼小的種子,極具生命力。這是一顆希望的種子。我們再回想一下,那些在早期積極宣傳共產主義的人們: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他們在中國的大地上奔走,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先驅,正是他們的努力,使中國革命終於在經歷過迷失和困惑之後,找到了自己的本源。
4。 努力與實際相切合才會具備實力
在我們開篇所引的幾段話裡,毛澤東希望尋找一個可以“動天下之心”的大本大源的答案。最後他在馬克思主義中找到了答案。毛澤東找到了這個火種,並把它拿到中國來,用它點亮了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心。
1927年9月19日,工農革命軍第三團到達文家市,隨後,一團二團也進入了文家市。他們在文家市燒了大地主彭伯堂的看花樓,分了他家的鹽和谷。同時,開啟了過去一直由土豪劣紳把持的文家市積穀倉,把糧食分給了貧苦農民。並根據分工組織部隊進行了廣泛地宣傳,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這是一副鑲嵌在文家市裡仁小學磚牆上的紅軍宣傳標語。
這副宣傳標語,是目前我國儲存完整的第一個也是紅軍第一次寫出來的宣傳標語。它說出了紅軍的政治主張,寫出了毛澤東關於如何發動農民群眾起來鬧革命的政治謀略。
毛澤東十分關注農民問題。因為,農民問題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關係到無產階級的領導權,關係到無產階級革命的同盟軍,關係到民主革命的成敗。
換句話說,當時的中國問題的公式應該是:
中國問題←→農民問題←→土地問題←→執政問題。
也就是說,誰得到了農民的擁護,誰解決了農民問題,即土地問題,誰就取得了中國問題的發言權和執政權,誰就是勝利者。反之,就沒有發言權,就是失敗者,就沒有資格來執政。
所以,毛澤東在《中國農民問題》中,對農民問題特別是對中國革命中的農民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和論述:
首先,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政權落於軍閥之手,完全是未得到三億二千萬農民的擁護和幫助,國民革命,唯有把農民動員起來,參加並支援革命,才能成功。因為,農民佔中國人口的80%。
其次,中國現在還是農業經濟,大部分生產還是農業生產,受壓迫最重的是農民,亟待解決農民無田耕、沒飯吃、無衣穿等大問題。
第三,沒有農民,便沒有革命。只靠工人孤軍奮戰,是以前幾次革命行動失敗的最大原因。
第四,革命的目的是使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得到自由平等。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解決農民問題。
這是毛澤東對中國問題進行準確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後來,毛澤東又多次對這個至關中國革命勝利與否的大事作了詳細的闡述。其中,毛澤東在《國民革命與農###動》和《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兩篇文章中,對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進一步進行了闡發。
他說道:“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並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農民問題不在現在的革命中得到相當的解決,農民不會擁護這個革命。”
緊接著,毛澤東進一步分析說:
農民問題的中心問題,是貧農問題。“貧農問題的中心問題,就是一個土地問題。”如果“不使農民得到土地,農民將不能擁護革命至於最後之成功。”為此,毛澤東在《農民問題討論案》中,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號,認為,要杜絕農村騷動不安的現象,唯有滿足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