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禪悟管理 作者:誰知道呢

案例:

※虹※橋※書※吧※。

第29節:自知之明(2)

1986年4月,當通用電氣資本(GE Caital)完成對華爾街最老的金融投資公司之一的基德公司(Kidder peabody)的收購之後,花旗銀行董事長里斯頓等取笑傑克·韋爾奇說:“我的天哪,你還要幹什麼,把麥當勞買下來嗎?”並提醒說:“人才天天都在坐電梯,上上下下的,一轉眼就會跑,你買下的不過是堆傢俱。”

此話在8個月後開始應驗。韋爾奇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震動華爾街的醜聞中。

基德公司高階職員的非法交易令GE支付2 600萬美元的罰金,且面臨著被吊銷營業執照和關門的危險。雖然非法交易發生在GE收購基德公司之前,但是作為新主人,GE卻被迫承擔法律責任。第二年,基德公司又因股市崩盤而虧損7 200萬美元,5 000名員工中的4 000人不得不走人,直到1991年,基德公司才恢復元氣,並被GE在2000年出售。

其時韋爾奇堅持收購基德的理由很簡單——想讓GE資本進入分銷渠道,而不必再向其他投資銀行支付昂貴的中價費用,韋爾奇愧疚地回憶道:“1986年4月,我在堪薩斯城的一次董事會上據理力爭,最後博得了大家的一致首肯。這是狂妄自大的典型表現。自1985年成功收購RCA、1984年成功收購安裕再保險公司(Employers Reinsurance)後,我有點收不住了。說實話,我已經目中無人。在公司收購前,我認為沒有自己辦不好的事情。”

收購基德公司的沉重失敗,讓韋爾奇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管理一家真正的金融企業和管理一家工業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他說:“自信與自負之間僅一步之遙。這一次,自負佔了上風,給我上了一堂終身難忘的課。”

上帝不是萬能的,更何況人呢。我們必須放棄英雄主義情結,面向未來要有一種歸零心態和自省意識。昨天已成歷史,一切從頭開始;同時要不時問自己:“我是誰?我有幾斤幾兩?我能幹這事嗎?”不行,就拉倒吧。連韋爾奇都有不能為之事,我們當然更要理智和小心。

“華山論劍”韋爾奇沒有留下任何“武功秘笈”,但坦露了他的修煉原理——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止。如果放不下昨天的輝煌,揹著沉重的精神包袱,就必然會為一些毫無價值、本該淘汰的專案苦苦掙扎,不僅浪費資源、浪費人才、浪費時間,還有可能把自己的優質企業拖垮。

企業的發展之路就是揚棄之路,收穫金子,扔掉沙子。

好的思維能凝練出好的管理理念,好的理念能創造出好的管理方法,好的方法能產生好的管理,好的管理能結出好的果實。

——作者

◇歡◇迎訪◇問◇BOOK。◇

第30節:管理與思維

管理與思維

什麼是管理?有人說管理是一門科學,有人說管理是一種技術,有人說管理是一些技巧,有人說管理是綜合的藝術——翻開一百本管理教科書,對“管理”定義有一百種不同的描述。但是仔細研究、對比分析就會發現,陽光之下無新事、管理之中無新理。對管理的表述表面上眾說紛紜,實質上大同小異。不同企業實施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招呼大家把事情做好。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公認的,就是老子告誡的“無為而治”。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時盡其效”、“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最低的成本創造最高的效益”……這些都是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在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中,由於對管理的理解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管理的效果千差萬別。

好的思維能凝練出好的管理理念,好的理念能創造出好的管理方法,好的方法能產生好的管理,好的管理能結出好的果實。歸根到底管理是源於思維的,思維是管理的根,理念是管理的杆,方法是管理的枝,效益是管理的果。那麼什麼是“思維”呢?思就是想,想做什麼?想創辦一個什麼樣的企業?維就是序,有秩序地思索、思考:應當進入哪一個行業?應當從哪裡出發?是造船出海?還是借船出海?如果“思”是明確了“做什麼和去哪裡”,那麼“維”就是要解決“怎麼做和怎麼去”的問題。透過理性的思考清晰目標、明確路徑的過程就是思維。比如什麼是管理:“根據一定的原理,運用一定的方法,對人、財、物、資訊等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以達到預期經營目標的過程。”而根據什麼樣的原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