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文臣徐有貞就聯合石亨等人,形成了一個勢力巨大的“倒謙派”。
這個徐有貞又是誰呢?
原來,徐有貞就是當年“土木堡之變”時,主張南下遷都的大臣之一。
在“土木堡之變”之前,徐有貞就很想謀得國子監祭酒的職位。
最開始,于謙也向明代宗舉薦過他。但是,明代宗認為,徐有貞竟然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主張逃跑,這樣的人怎麼能做國子監祭酒,去主管國家的教育事業呢?
於是,徐有貞的夢想就破滅了。
這樣一來,徐有貞把仇怨都發洩到了于謙身上,認為就是于謙從中作梗,耽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于謙,這位明朝的大功臣,最終死在了自己做事過頭、缺乏全面考慮上——徐有貞、石亨等人,趁明代宗病重,發動“奪門”政變,把明英宗又送上帝位,于謙也就不明不白地被處決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5。到位而不越位(1)
《中庸》的“中”,體現在為人處世上,還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規矩,那就是“到位而不越位”。
關於到位而不越位的道理,《中庸》用了這樣一段話來解釋。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
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一個人如果不是天子的話,那麼他就不能議論禮制的是非,不能制訂度量衡的標準,不能研究各種文獻。
現在,天下的車都是一樣的軲轆,寫字都使用一樣的字型,行為都是一樣的準則。
雖然一個人有一定的職位,但是他卻沒有一定的德行,他是不敢製作禮樂的。
雖然一個人有一定的德行,但是他卻沒有一定的職位,他也是不敢製作禮樂。
在這段話之中,最重要的是後面兩句——“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實際上這兩句話講了兩種“不敢作禮樂”的情況。
這兩種情況分別就是:沒有德行的人和沒有職位的人。
在《中庸》看來,這兩類人都不能去製作禮樂。
看到這裡,有人會覺得好奇,為什麼《中庸》這麼強調製作禮樂的要求呢?
原來,在《中庸》這本經典產生的那個時代,製作禮樂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
這樣的大事,自然需要對製作禮樂的人進行嚴格的要求了。而這些嚴格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人必須既有一定的德行,也有一定的職位,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德行和一定的職位,尤其是沒有一定的職位,而去做了那個職位相應的事情,那麼在《中庸》看來,就犯了很大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越位”。
按照《中庸》“中”的智慧,正確的為人處事方式,應該是“到位而不越位”。
與“到位而不越位”相反的,就是職位和級別上的越位,以及德行和能力上的越位。
“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意思就是一個人無論德行多高,能力多強,如果沒有職位,也不能越位做事。
而“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意思就是一個人即便有一定的職位,倘若沒有一定的德行和能力,那麼也不能越位做事。
對於前面一句話,大家或許覺得很好理解:不在那個位置上,沒有那個權力,當然不能越位或者越權辦事。
那麼,為何說一個人沒有德行和能力,也不能越位做事呢?
原因在於,一個人假如缺乏能力、德行,自己根本辦不下來的事情,卻大包大攬,就有可能把話說得太滿了。一旦事情沒做成,難免下不了臺。
這就是《中庸》的“中”所反對的兩種越位方式。
不過,在現實生活之中,為人處事的越位,大多數情況屬於第一種。
因此,在這裡,我們就主要說說這種情況。我們不妨看一些歷史典故,來加以理解。
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十分豪爽,很有正義感。
子路雖然尊重老師,但是他出於率直,甚至好幾次與孔子發生言語衝突。
作為老師,孔子沒有怪罪他。反而,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