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利益拴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他們那種主人翁的責任感來,否則的話,就他們這種對待工作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工作態度,別說振興永明縣的經濟發展了,能維持每天三出勤,那就算好同志了。
國家幹部也不是苦行僧,他們也懂得享受美好的生活,他們也得養家餬口,只有為他們創造出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他們的工作勁頭也才能更大。要不然,他們整天為家裡的那一些事情焦心了,那還能顧得上去考慮別的事情?!就算你用行政手段,強制性的把他們約束在那裡,他們人在此處,心還不知道早已飛到哪裡去了!!
宣佈從一九八八年開始、三年以內解決全縣幹部職工的住房問題,這也算是吳永成給了全縣的幹部職工們一個小小的物質刺激,也是他成為永明縣政府縣長以來,第一次在全縣大會上做出的一個承諾。
當然,要實現這個承諾,那還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在這三年中,全縣的經濟發展增長速度,必須每年以不低於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這個遞增的幅度也算是不小了,要想真正地實現這一目標,那就是隻有按照吳永成在大會上動員的那樣:“全縣三十萬幹部群眾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共同開創永明縣美好的未來。”
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八章 不會是在坑農吧?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來分析,人最開始的需求便是物有保證溫飽後,才會產生其他方面的精神與社會需求。而再好的精神激勵方式,如果沒有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都不會如想象般的發揮全部作用,某些精神鼓勵過分了,反倒甚至會引起人們的反感。
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多少年裡,由於政治形勢的需要,人們一直對物質刺激避而不談,甚至於羞於提到這個名詞。在那個時代,大力提倡的就是思想掛帥,精神至上。
而等到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開始鼓勵人們追求一定的物質享受的時候,人們卻發現國內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質、商品,遠遠低於人民的需要。作為國家幹部職工來說,住房就是各種日常生活中最為迫切需要的。
可以說,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無論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還是像永明縣這樣的小縣城,男、女青年之間找物件,一般來說,女方習慣性的第一句問話就是:“你們單位有房子嗎?如果咱們要結婚的話,你是不是能分到房子?”
而作為效益好的企業、或者是家裡有背景的年輕人,見到女方就會炫耀地說:“只要你願意和我處朋友,結婚的房子那根本不用發愁。”
所以吳永成在全縣縣直機關副科以上全體幹部大會上,當眾承諾只要永明縣的經濟遞增速度每年不低於百分之二十地時候,他就會在三年以內逐漸解決全縣幹部職工們的住房問題。
這一個物質刺激。馬上就像在沸油中滴進幾滴水一樣,在全縣的幹部職工中激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好傢伙,那可是房子啊,有的人參加工作一輩子,也不一定能住上公家的房子,只能是一直租賃民房啊!三年,只要短短的三年時間,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就能實現了?!
有了吳永成的這個不大不小地物質刺激。人們起初聽到要參加農建一個月的那一點不愉快,馬上就扔到爪哇國去了。
嶽嵐書記和王彪原來以為要動員這些縣直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參加秋季農田基本建設,還需要很動一番腦筋,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不惜動用組織手段來嚇唬,結果出乎他們地意料之外的是,從動員會議以後的第二天開始,各個單位就自發地購置了鐵鍁、頭等勞動工具。由於商業局下屬的日雜公司準備不足,一天地工夫,庫存的全部鐵鍁、頭就全部被集體搶購一空。
有的機關為了能給本單位的幹部職工們配齊勞動工具,甚至於跑到縣商業局去走後門。把永明縣商業局地局長白開平也給愣住了:以前的時候,人們來找他走後門,那都是為了搞到一張緊俏的腳踏車票。或者是縫機票。可現在倒好。都是為了搶幾把鐵、頭!什麼時候,這種半年六個月放在庫房裡也賣不動地滯銷貨。反倒成了人們都搶著要買地香餑餑了?!也真是太奇怪了。可人們還不是一個兩個地來找上門來,沒有辦法,他只好讓局裡的工作人員連夜組織貨源,抓緊時間上架。
一時間,在永明縣掀起了幹部職工們踴躍參加勞動、展開勞動競賽地新高潮。
()好看的txt電子書
“嶽書記啊,這種場面咱們有多少年也沒有看見了啊!”縣委副書記朱東昇給嶽嵐彙報完這個情況以後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