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小說:醉回七九當農民 作者:雨霖鈴

!去哪找呢?國家現在百廢俱興,各行各業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國內僅有一百多所大學,所培養的大學生還沒畢業,就有不少單位預訂了。更何況就是有點富餘,當時的大中專院校從招生到畢業,都屬於國家計劃統一招生、統一分配,別說你一個小集體的社隊企業了,就連小國營、大集體單位也是望而興嘆:缺人才哪!再說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招生以來的大學生,在明年才是畢業的第一屆,即使能找到一半個也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愁啊,要發展,缺人才可就少了最關鍵的一環。實在不行,只能讓社員同志們放下鋤頭,背起軍用黃挎包,趕著他們邁著沾著還沒洗淨泥巴的大腳,跨進商海中一邊“繳學費”,一邊學得做生意了。

鬱悶啊!

我心事重重地瞎翻著J省日報,視線只粗略掃描一下各版大標題。突然一行黑體大字躍入眼中:“人事部門亂點鴛鴦譜,商業高才下鋪賣豬肉,”這個題目有意思。我習慣性看了看報紙上方日期:1980年8月24日,星期日,第三版。這才細細看報道的具體內容:報上報道的是J省歷程縣有一位六十年代“文革”前畢業於某國家重點大學的高才生薛紅,專業學的是商業經營管理。學校畢業時響應國家號召,選擇了分配方案中最遙遠最、艱苦的J省作為第一志願。1964年到J省後,被分配到一個地區的商業局工作。“文革”開始,他被查出有海外關係,受到株連,被定為“裡通外國”的“特務分子”,開除公職,下放到農村勞動。直至1979年落實政策給他昭雪平反後,已與一農村婦女結婚並生育有三個子女的他,卻發現自己已無路可走:原單位以編制已滿為由,拒絕接收。地區人事部門建議其下放所在歷程縣就地分置,並在其申訴材料上批覆:儘量人盡其才,專業對口。歷程縣人事部門接到批覆好生為難:各單位均已超編,還要專業對口,如何安置?乾脆一紙公文踢給了縣商業局,商業局又安置在下屬食品公司。此時正好一個公社食品站辭退了一名打傷顧客的肉店賣肉的臨時工,就讓薛紅到公社食品站去賣肉,說以後有了機會再調整。結果一直到現在,他還是每天手拿屠刀,“磨刀霍霍向豬羊”。期間他也跑過地、縣人事部門要求調整,人家的回答也有道理:你學的是商業,賣肉就是歸商業局管。現在賣肉的多吃香,這還是縣裡領導照顧你受了十幾年罪,特意給你一點補償的。他在美國的一個姨媽曾表示能為他們去美國出點力,他謝絕了:“而去夷狄,就離開了父母之邦”。

視線離開這篇報告,詳細地看了看這個版的其它內容,都是關於“用非所學、報國無門”的讀者來信。還有一位是一九六八年畢業於人民大學的工業經濟系的,卻在一家只有五十多人的農機廠工作,幹過保管、統計、出納、文書等職,有的是學海洋地質地貌的,分配到民政局下屬殘疾人福利廠;學海洋氣象的,分配到縣化肥廠當機修工;學航空攝影與地圖的,分配到中學教物理……更有一位離奇的是畢業於清華大學城市社會學系的研究生竟在一個農場當了二十多年的豬倌、羊倌。

缺人才啊,人才缺,許多人才卻都是在那裡等死、茺廢。隨著歲月的流失,一個個由豐華正茂變成兩鬢蒼蒼,不能再被重用!

我心一動,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寶貝們利用起來?調動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讓他們來當顧問啊!這些人中間什麼專業的也有,正是報國無門、鬱郁不得志之時,拉他們一把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再過三、五年想找他們就難了,到那時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落實,大部分人才就會人盡其才的!

正文 91。起步(1)

拿著那張報紙和四姐收拾好東西后,兩人走出縣委大院。出了大門口,四姐轉過頭又留戀地看了看這座永明縣最高的建築物。我打趣他:“多看幾眼吧,以後再看還不知在什麼時候呢!”

“說什麼呢,學校放了假我不回來了?到那時我不是又可以回單位幫幫忙嘛!再說兩年的時間很快的,畢業後,我就能又回到這裡工作了!”四姐反駁我。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到那時候,你能回來才叫怪呢!現在的研究生一個個寶貝疙瘩似的,這可不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拿著香餑餑當臭狗屎扔!就是再過七、八年,像永明縣這樣的山區貧困縣恐怕也回不來一個研究生,更別說人民大學的學生了!還沒畢業就早被國家部委、中直機關截留預訂了。

下午回到家已是五點多鐘。稍作休息,我對四姐說:“過兩天我就準備回學校了,有些事想和三姐夫聊一會,你去不去?”

“一起走,我也準備提前走幾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