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預科生,到今年透過考試的預科生進校就讀,這座全如西洋學校一般的高等學府便熱鬧了起來。雖是仲夏,可校園裡的風很溫柔,陽光極為明媚,鋪著翠綠而又柔軟草皮的綠地,一直都是學生們最喜歡看書、休息的場所,不過雖說是喜歡,但對於大學中的學生來說,他們並沒有多少時間去休息,甚至就在是吃飯時,也會看著書,而且他們步行速度都遠超過外界,這實際上與他們繁重的學業有很大的關係——與歐洲的大學三年甚至六年七年不同,東北大學除醫學院外往往只兩年的學制,這意味著他們要用兩年的時間學完歐美大學三年方才學完的課業。
繁重的學習使得每一個東北大學的學生都養成“見縫插針”的學習習慣,就是儘可能的擠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其中也包括走路,其走路的步速遠超過正常人一般。來來往往的學生在校園裡快步行走著,他們的懷中抱著書本,於校區內道路上快步走動,甚至以奔跑來節約走路的時間……
不過儘管看似課業繁重,但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並不覺得繁重,這或許同這些童生、秀才以至舉人出身的學生們習慣於私熟、書院那種繁重課業有很大的關係,在傳統的書院之中,平時每月只有初一、十五兩天假,一個月要學二十八天,而在這裡雖說課業看似繁重。但每週都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儘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休息時間同樣也會用於課業上,不對於有些學生來說,這種日子似乎是非常舒適的。
對於自幼便學習英文,英語說的比官話更流利的伍朝勳來說,無論是大學預科,還是在大學之中,他的生活是十分舒適愉快的——學校裡的大多數教材是英語或德語教材,伍朝勳只需要學好德語。就足以解決上課的問題。
但是對於他的好友王裕來說,外語卻是他的軟肋。
“如果沒有外語的話,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躺在校園中的草地上,曬著太陽的王裕在心裡這般尋思著,不過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更多的是考慮專業的問題。
“以我的腦子到底擅長做什麼呢。”
一直以來,王裕都為為這個問題煩惱不已。至少不擅長的方面他是知道的。就是那些普通課程。
“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學!”
好友的自言自語,讓伍朝勳放下手中的德文課本,教訓了他一句。自己的這個好友,心思總是太過浮燥。
“我知道。雖然知道不學習是不行的,不過還是討厭那些普通學科……”
不止是外語學起來很吃力,代數也十分令他頭痛。對幾何還是有點興趣的。可是對於實施“全才教育”的東北大學來說,這些卻都是必學的課目。
還是不想放棄對將來編寫教材的追求。現在身處東北大學的學生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要做中國第一。編寫教材的話就要成為中國第一的教育家。
“現在正值大變革時代,你們都有機會成為中國第一……”
在開學時大帥於校園中的講課深深的刺激著學校中的每一個青年,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立志成為中國的第一,成為一個行業的開創者。
這個百廢待舉的草創時代裡,幾乎每一個青年都是這麼想的。儘管做為學生,王裕的外語一般,甚至數學也極為一般,但作為自許的“時代之子”當然也朝氣蓬勃的抱有這個志向,不帶一點懷疑不打一點折扣。
“從現在開始,每年都有新的大學生畢業出來,像仁川的同文學院啦,專科學校啦……”
王裕有些懊惱的說道,似乎他上學上的“晚”了一些。
“大學生那當然是越來越多了,國家的發展需要嘛,你看就連內地也開始辦大學了,沒準,等到幾十年後,到時候可就遍地都是大學生了!”
好友的話讓的伍朝勳合起手中的書本,笑著說道。
“但也只有像現在這樣大學生十分珍稀的時代中,才有可能工學生一畢業就被派去主持工廠,醫科學生畢業後馬上能做院長,總之,咱們很幸運能身臨這樣的時代,以後這種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了,”
“的確如此,對於我們來說,這確實是個好機會啊!”
王裕認真的點點頭。正如好友所說。在展開一門學科的時候,處於草創期的人們是十分有利的,只要把這門學問從國外引進到中國就可以成為這方面的中國權威。
“不過似乎我們還是來的太晚了一些。”
像是想到什麼似的王裕這樣說道。
“你看,同文學院畢業了那麼多人,他們中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