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喝著口令,齊步走入碼頭的兵丁,1296人,這便是自己的衛隊,也是自己掌握的第一支武裝,雖說裝備的是幾年前存於庫中單響老毛瑟,炮不過只有8門克虜伯行營炮,可瞧著這支部隊,唐浩然只覺胸間一股熱血沸騰著。

這就是自己的根基,現在雖說只有千餘人,可也許幾年之後,這支部隊就能變成一支十數萬人的隊伍。

不過瞧著他們藍衣黑褲布鞋的打扮,唐浩然的心裡還是忍不住嘆口氣,雖說擱布莊那邊按一人三套的置辦下了新式軍裝,可在天津卻還不能大張旗鼓的讓他們換上新軍裝,否則不定會若出什麼麻煩來。

等吧,等吧,等到了朝鮮!

等到了朝鮮下船的時候……

“大人練兵之道實讓小臣佩服!”

思索的功夫,金明圭卻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望著那些踏著整齊步伐進入碼頭的衛兵,他全不敢相信這些兵卒不過只操練了四十七天,瞧著他們模樣,至少也是練上年許的精銳。

“不過就是剛學會走路罷了!”

唐浩然和金明圭打著哈哈,自己往朝鮮赴任,這金明圭亦調回了朝鮮,這不正好搭著自己的順風船。

“朝鮮能得大人相助,實是朝鮮之幸……”

在金明圭的馬屁中,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揚,望著正在上船的官兵,心裡不禁想到,待到了朝鮮,你就知道本官是如何為朝鮮之幸了!

這般唸叨著,一個多鐘頭後,“高升號”洋輪拉響汽笛駛出了港口,朝著旅順的方向駛去,待船駛去的時候,於碼頭附近的一個飯館二樓的包廂裡,一個穿著西裝的剃著短髮青年人,望著遠去的洋輪,一副凝眉思索狀。青年的心底卻只有一個疑問——唐浩然的赴任會給朝鮮的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高升號於渤海灣上航行幾個小時後,已經遠離了大陸,那些原本因坐船而心生懼意的兵丁,這會卻大都依在舷邊,用一種好奇的眼光望著大海,無不驚訝於大海的遼闊,便是在水師營當過差的吳佩孚,這會也同樣被大海的遼闊所吸引。

就在眾人為大海所吸引的時候,那邊卻響起了長官的命令聲——回艙,領新軍裝,早在昨天,作為衛隊標統的商德全便得到了軍令——待船使出六個鐘頭後,脫下舊軍裝,換新式軍裝。得洋式的軍裝、洋式的揹包,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鮮,甚至就連那棉線織的洋襪子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第一次穿。

“這鞋帶子要這麼系……”

“武裝帶要這樣弄……”

就在艙室裡的官兵們或是興奮或是迷茫的換上新軍裝的時候,在頭等艙艙室裡的唐浩然一眾人,卻在那裡輕鬆的暢談著,在過去的幾個小時中,他們一直在談論著於朝鮮有關的話題,從開辦工廠,再到興辦礦山,總之,所以的話題都圍繞著朝鮮,圍繞著一個目的——求富,而隨著話題的深入,又聊到了朝鮮官府對商人的壓迫,而按唐紹儀的說法,那種欺壓只限於朝鮮商人,至於華商官府全不敢有一絲侵害。

“這麼說來,在朝鮮,咱們華商的地位,和洋商在咱們大清國差不多?”

因出身商家的關係,對商人的地位李幕臣自然非常上心。

“有過之,而無不及!”

唐紹儀笑著說道。

“這些年,若是說袁慰亭於朝鮮有何功,那就是重樹華商之地位,於朝鮮,華商外有上國子民之名,內有駐朝大臣之助,地方官府若是膽敢欺壓,駐朝大臣自會派人摘其官帽將其解入大臣公署,甚至無須會同朝鮮三司即可開審……”

唐紹儀的一番話,只說的眾人一陣心神馳往,照他這麼說,這大臣公署於朝鮮可不就是“太上皇”嘛,自然也就對朝鮮充滿了期待,而唐浩然反倒是關心另一個問題。

“少川,以你來看,我國能不能於朝鮮拓展華租界?”

朝鮮有華租界,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但是在後世,唐浩然也看過這方面的資料,不過面積極為狹小,遠無法同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相比,可唐浩然看重的卻是這個先例,所向往的卻是一個租界。

“大人,當前仁川等地華界展界尚且困難至極,雖說這朝鮮是咱們中國的藩屬,我等於朝鮮有上國之名,可這朝鮮卻不見得平靜,雖說英俄等國無意染指朝鮮,皆承認其為我國之藩,但日本因鄰近朝鮮,且其變法後徵韓論日起,日人染指朝鮮之心數年不絕,自日朝《江華島條約》立定,先開釜山、後來元山,再至仁川,日人對朝鮮可謂是虎視眈眈,仁川蛋丸之地尚存各國之租界,若我國再大肆展界,只恐引得日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