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3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警務部設立警察,再到農商工務部接管朝鮮官辦“洋務企業”,而主持這一切的則是統監府總務部,總務部則是統監府的大腦,負責制定計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作為唐浩然的學生,總務部成立後韓徹便進入秘書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秘書課等同於國內的幕府,如李光澤、宋玉新等人皆是於秘書課內任職,而諸如與朝方官員交涉等事務大都是由其負責,至於作為科長的李光澤更多的時候則是與朝鮮官員“呤詩做文”,全是一副“悠閒自在”狀。

“這就是帝國主義壓迫!”

統監府內的辦公室中,在韓徹就發生在仁川的綁官一事加以彙報後,唐浩然只是隨口吐出這麼一句話來,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神情有些玩味。

難道說,這就是清帝國主義?

嗯,沒錯,現在自己於朝鮮推行的可不就是傳說中的“帝國主義”。既然是帝國主義那跋扈點又有何妨。更何況本身現在對朝鮮持以的政策即非懷柔。

“源友未免也太過張揚了。那金意平也是事大之臣,如此羞辱,會不會激起朝臣不滿?”

相比於老師的平靜,韓徹倒是顯得有些憂慮,雖說朝鮮人事大極深,但自朝鮮開港後,朝鮮仕民中亦生出了背華之意,而這卻恰與其自身的民族覺悟有關。恰如同他與諸多同學好友抑於心間於滿清的不滿一般。而這種不滿恰是源自於民族上的不滿。

“瀚達,你可知,我為何準備成立東亞同文會?”

唐浩然反問一聲,倒是對李幕臣於仁川設區的專橫跋扈全是視若無睹,畢竟這些人的子孫在後世做了太多讓人噁心的事情,這當祖宗的沒教育好孩子,現在被人收拾,也是理所當然。放下這件事的他反倒問起了另一件事。

“先生,雖說朝鮮內部已生離心,但其儒家學派皆固守事大、且小中華思想極重。如學生所料不錯的話,先生成立東亞同文會應是欲引其為援。透過同文會宣揚朝鮮與中國同文同同種,加強其事大之心,進而穩固其形勢,為將來作打算!”

因處置府中公務的關係,韓徹並沒有參與到“謀朝”的謀劃之中,但也能猜出先生成立同文會,甚至還撥出五萬元經費,由李光澤主持同文會結交朝方官員、碩儒以及士子,原因無外只有一個,為將來於朝鮮設立省置縣作準備。透過思想上的滲透,最大限度的減輕未來吞併朝鮮的阻力。

“嗯!確實!”

唐浩然略點下頭,韓徹並沒有猜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當今朝鮮官員中中事大者,其之所事大,一是傳統,二是因時而行……”

冷冷一笑,表面上極少干涉朝鮮國政的唐浩然,自然知道這些如金弘集、金允植等事大黨在另一個時空中“甲午更張”的表現——搖身一變從親華派變為親日派,典型的朝鮮式小國寡民的思維方式。

但在朝鮮還有另一群碩儒卻與其截然不同,他們對中國的忠誠早就刻到了骨子裡!以至於致死不改!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碩儒大都強調“春秋大義”以及“崇周思明”,換句話來說,他們反清,他們渴望著中華再出“真主”。至於滿清,他們更是從骨子裡輕蔑……

“同文會也好,同文學院也罷,都是為了將來作打算,這同文學院可不僅僅只是培養“朝鮮通”,更重要的是,未來特區的行政官員也要從學院培養出來,”

提及設於仁川的同文學院,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揚,朝著韓徹看了一眼。

“瀚達,要知道,咱們於這裡開創的事業,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朝鮮,而是為了中國的未來!”

中國的未來!

在唐浩然吐出這句話,他的眉頭微微一鎖,這種國家民族的未來完全繫於一人之身的感覺,著實沉重非常,以至於唐浩然從不敢有一絲的懈怠。

“瀚達,洋行那邊答應的紡織廠裝置,什麼時候能運到仁川?”

紡織廠是於工農商部註冊的第一家公司——北洋實業開發公司開辦諸項事業中今年投資的“十大工程”之一,而北洋實業開發公司的資本一共只有一百萬兩,這一百萬兩,既需要修建漢仁鐵路,又需要舉辦煤礦,同時還需要築港,即便是加上從朝鮮人那獲得的五十萬兩,資金方面亦早都達到捉襟見肘的地步,而紡織廠則是十大工程中僅次於築港、開礦、興市,投資排名第四的大型專案。

在“十大工程”之中,只有平壤一帶的煤礦以及仁川的北洋紡織廠可以於短期內初見回報,從而緩解捉襟見肘的資金問題,為“十大工程”以及未來“特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