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3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父之風彩,老夫定會上報朝廷為永山統領請功,”

身為奉軍提督統領自奉命率領毅軍馬玉昆部,盛軍衛汝貴部以及豐升阿所部奉天練軍盛字營、吉林練軍三十二營近萬五千人出盛京駐遼陽起,這一路上只聞朝鮮逆軍銳不可當,其兵鋒之盛全超他意料,甚至毅軍宋慶部九營一哨之兵,守旅順、青泥窪,連三日亦未曾守住,雖說其主將宋慶不在營中,尚是其因,加之旅順失於偷襲。可說到底,這朝鮮軍確實堪稱精銳,其沿途北擊,所遇各營無不是一擊而潰。

現在永山的吉字營馬隊方一出擊便得“殲敵千餘”的戰果,如何不讓左寶貴高興。在他看來,這似乎就擋住逆軍兵鋒所指,挽狂瀾於將倒的機會。

別說左寶貴這般想,就是馬玉昆、衛汝貴、豐升阿無不是因永山的“戰攻”,看到了立下“奇功”的機會。

“大人,這唐逆朝鮮軍憑著偷襲之勇,一路北擊兵鋒直指盛京,現其孤軍深入數百里,正是其銳氣耗盡之時,還請大人果斷下令,我盛字營自當為大人之先鋒,不破唐逆,誓不罷體……”

雖說在剿金丹教賊亂時,盛字營練軍馬步隊毫無戰力可言,以至於被友軍戲稱為“鴨蛋兵”,以諷刺其“不禁磕碰”,可這會眼瞧著奇功一件,豐升阿又豈甘人後,就在他急欲搶功,要為大軍先鋒的時候,馬玉昆、衛汝貴無不是爭先恐後,全是一副甘為人先的模樣。

“諸位忠於國事,實是國之幸事!”

心知諸人爭先不外只是為爭功的的左寶貴雖說主張進攻,不過他倒是沒有完全被永山的“勝績”迷瞎了眼。

“這唐逆朝鮮軍經由洋師操練年餘,且其厚餉養武,官兵自然武勇非常,唐逆雖號稱十萬大軍,其不過五六萬人,然亦不可小視,馥山,以你看,現下我軍當如何?是攻亦或是守?”

左寶貴將視線投向總兵聶桂林,見總統領把詢問自己,聶桂林連忙起身應道。

“大人,既然唐逆兵鋒已為吉字營馬隊所挫,加之這唐逆皆以步營為主,鮮有馬隊,我軍自然當揚我軍之長,以步馬合擊其唐逆之兵,從而一舉平定遼東之事!”

作為奉軍總兵亦為淮軍宿將的聶桂林倒是沒有輕視駐朝軍,不過永山的勝績卻讓他意識到,這駐朝軍最大的軟肋在什麼地方——其無馬隊可用,既然如此,聶桂林自然不會放過這一軟肋,一出口便直指其薄弱之處。

(恢復正常更新了,每天兩更,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續。。)

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一更,求月票

晨曦中,紅彤彤的朝霞染紅了東方的天際,不東方的天際添上縷縷鮮紅,而在那紅彤之中,清晨卻是安靜非常。幾隻晨起的鳥兒掠過田野的上空。

田野上的幾座連綿的墳塋間,一個簡易的前置防禦陣地以墳塋為中心散佈著,墳塋看似恐怖,但對於軍人來說,其卻是野戰時最好的掩體,對此任何一個接受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和三個月基本戰術訓練的新軍士兵,自然並不陌生。

亦正因如此,基層班排長往往會選擇墳塋作為據點,雖是清晨,可是這片看似平靜的大地卻開始忙活了起來——遠處清軍的胸牆已經清晰可見,那是襲自湘軍的習慣,好築壘,不過現在這築壘變成胸牆戰壕,但與新軍的戰壕較深不同,清軍的僅只於正面築牆以防槍彈,從望遠鏡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清軍的炮兵陣地設於步兵胸牆戰壕網間,互相為守,相互為助,即便是作為對手,不少新軍的基層軍官亦為清軍的陣地設定表示了佩服——頗有章法。

嗯!這是唯一的評價了,只是如此了。

從前置陣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清軍的騎兵隊,在戰線的後方跑來跑去,不知道在幹些什麼。宋老六活動了一下快僵了的四肢,在半人深的戰壕裡呆上幾個鐘頭,確實不怎麼舒坦,不過,現在他們並沒有接到進攻或者撤退的命令,於是喝下一口在懷裡焐得熱乎乎的高粱酒,又把它小心地放進兜裡,開始在戰壕裡例行巡視。

以墳塋為中心分散防禦的一個連的戰士們個個都在戰壕內準備著。神色自然的地各自忙活著。有的在捲菸抽。有的在看著掃盲手冊,有的趴在陣地上檢查著自己的槍彈,還有的正拿著個罐頭盒子找地方拉屎。

陣地中一座墳塋上一隻鳥兒正在打盹,似乎被戰士們活動的聲音驚著了,嘩啦一聲飛了,撲稜的翅膀讓這片死寂的陣地有了一點生氣。

“清軍動了!”

就在戒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