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什麼不留在日本與日本共存亡呢?

當然古川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實際上即便是考慮了他也會有太多的理由去說服自己,首先他是一名大學生,是國家的精英,他不應該如武夫一般,在戰場上犧牲自己寶貴的性命,未來的日本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他。

未來的日本會是如何?古川並不清楚,但他非常清楚一點——他的性命對於未來的日本是極有價值的,不應該白白放棄。

“的確如此……”

認真的點點頭,中村朝著遠處看了一眼,此時船已經靠上了碼頭。

“所以,我們才要來這,所以,我們才要來清國,要知道,清國是日本最後的希望了。像加藤閣下和山川先生都是這樣想的,你看……”

加藤先生指的是現在的東京帝國大學校長加藤弘之。他是但馬國出石藩的出身的藩士,剛開始時學的是“蘭學”,那是研究荷蘭的西學,並因蘭學而為幕府所用,成為了“番書調所”的教授。後來其準確的判斷了時勢,在幕府末期的騷亂時期自學了德語。當時整個日本學過德語的只有加藤弘之一個人。維新後拋棄了蘭學,成為了日本德國學術借的第一權威,又被招入了新政府,進而率先引進了德國哲學。正是因其對高等教育的貢獻,才使得其在日本有著“六大教育家”的聲譽。

而與同行的還有帝國大學的教授山川健次郎也一樣。他出生於會津藩的藩士家庭,會津若松城被攻破後,不吃不喝的來到東京,之後跑去了美國,苦學物理。作為日本物理學的創始人他同樣也在這條船上,和加藤弘之先生一同與他們搭乘同一艘船。如同每一個心存希望的日本人一樣,大家都來了清國。顯然他們都將清國視為日本的希望。

“他們都是大人物!”

望著天津港古川話聲略微一沉。

“我們都是小人物,甚至都不會說漢語,更不要提大學都沒有畢業,在這裡又有什麼用?”

是的加藤弘之他們是大人物,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清國,他們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可相比之下,作為小人物的他們,來到清國後所需要面對的又會是什麼呢?別的不說,到時候恐怕就連吃飯都成問題。

“他們都是藩士出身,自然會說漢語,不過你以為這裡是日本嗎?日本每年畢業的學士(1)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在日本反而顯得沒有什麼重要的。可是清國呢?在李鴻章的手下,可真沒有幾個學士,而且在學術方面也一樣,現在的清國,就像維新時的日本一樣,你不是經常感嘆我們生的太晚了嗎?所以失去了像加藤閣下,像山川先生那樣的機會,現在,在清國,我們所面對的不正是這樣的機會嗎?”

實際上這樣的對話,在過去的幾天中,兩人談過很多次,現在的古川根本就不需要中村再去遊說,他並不後悔離開日本。

好友的沉默讓中村又加重語氣說道。

“沒準,我們到了北洋衙門,就能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要知道,李鴻章那才是真正的東洋俾斯麥啊!”

提及李鴻章的時候,中村的語氣中完全是一副景仰之色,過去他極度輕視這個傢伙,很難理解他在外交上的一些讓步,可現在他卻對其佩服的五體投地,正是因為他才令清國這個衰弱的大國在依然屹立於東方。

如果李鴻章在日本的話,也許能夠鉗制那些愚蠢的傢伙們的妄動吧!和許多日本人一樣,無論是古川還是中村都將日本覆蓋的原因,歸罪於那些愚蠢的而又不自量力的傢伙,甚至將其歸罪於日本人的性格,總是狂妄自大而全不知現實,只有遭受狠狠的教訓之後才會清醒過來,可西洋人並不是中國人,中國會對他們的狂妄自大持以寬容的原諒,但西洋人卻蠻暴的將日本變成了歷史。

“李鴻章……”

在因為開始下船而引起的一陣騷動中,將視線投向天津的同時古川不禁在心底感嘆道,

“確實是個很偉大的東洋人物!”

這一聲感嘆之後,古川又問道身邊的好友。

“中村,你說等到我們到了天津之後,會不會有機會見到李鴻章?”

儘管明知道作為小人物的自己求見李鴻章完全沒有一絲可能,但對於這一切古川依然還是充滿了期待。

“也許,到時候我們應該去求見他,向他表達我們的敬意,你覺得呢?中村!”

(1)學士:舊時日本對大學生的稱呼。

(現在蝴蝶的翅膀已經扇動了,在主角銳意進取時,內地同樣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只是正常的推演,而不是反向的金手指。“你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