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直接,這會令其感受到唐浩然對他們的重視以及欣賞。
“韓徹,這次你們回來的時間有些不湊巧,“鎮海”艦上該安置的崗位已經被安置的差不多了,不過,我已經授意海軍部那邊,一定要發揮你們的作用,畢竟……”
懸著刀叉。唐浩然的話聲一頓,看著坐在身邊韓徹解釋道。
“畢竟,你們是我們派出的第一批海軍留學生,無論如何,都必須要用起來!”
其實,不用多費心思,唐浩然隱約的能夠猜出來,海軍部那邊為什麼會這麼快的便把諸如“鎮海”等艦的主官和主要崗位悉數委任,這是為了避免如韓徹等人回來之後,被立即委任重要崗位。尤其是韓徹,海軍部對剛剛畢業的他不甚放心。但卻又忌諱他是自己的學生,所以才透過搶先委任的方式;從而令唐浩然中無法直接推薦,至於其它人,同樣也是如此。
“謝謝老師的栽培與信任!”
韓徹先是以學生的身份道著謝,隨後又接著說道。
“不過,在回國前,我已經考慮的非常清楚,回國後,我並不準備第一時間上艦任職……”
韓徹的回答讓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跳,有些不解的看著他。
“校長,我們也無意上艦!”
就在這時,又有幾人附和著。
難道這是逼宮?是為了表示對海軍部的不滿。
瞧著那些看著自己的青年軍官,唐浩然從他們的臉色中看出這絕不是逼宮。顯然他們也許有其它的想法,
“哦,那把你們的想法說出來聽聽!”
放下手的刀叉,唐浩然用餐巾輕拭了下嘴角,之所以會上西餐是因為海軍的餐飲習慣,完全習自英國的海軍,保留著正餐食用西餐的習慣,這是從海軍軍官學校起就必須養成的習慣,即便是在艦上也是如此,而且不論寒暑用餐時需要穿上外套、並且按照英式餐桌禮儀用餐。為了照顧這一習慣,這次招待他們的午餐,自然也換成了西餐。
“老師。”
作為唐浩然於同文館中任教時的學生,這直接決定了韓徹與其它人的不同,而這種稱謂原本於東北系中,就是極為罕見的稱謂,或許如東北陸海軍學校、大學、行政學校裡的學生都可以稱唐浩然為校長,但那個校長更多的只是維繫著雙方的師生之誼,令唐浩然對其有師長之名,而真正有師長之實的,卻不過只有區區數十人罷了。
“現在雖說表面上,海軍是官佐不足,但實際上是經驗不足,這不是短期內能夠彌補的,目前海軍之所以大造訓練艦,就是為了讓軍官、水兵獲取海上經驗,為下一步艦隊的擴充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
提及這一點時,韓徹不禁朝著唐浩然看去,無論早“寓兵於漁”亦或是“寓兵於商”都不遠不及“寓兵於艦”,前兩者只有預備之用,而後兩者卻可以隨時補充上艦,東北海軍擁有六萬餘噸訓練艦以及近萬名在訓官兵,或許這些官兵操作的是“武裝商船”級別的訓練艦,但相比於徵召商漁船船員,他們卻接受著極為嚴格的海軍訓練,隨時都可以補充艦隊,只需經過短期磨合後,就可以立即操作戰艦投入海戰。這恰恰是前兩者所不具備的,而這種“寓兵於艦”的方法,正是老師提出的。
也正因如此,在外人看來或許東北海軍不值一提,即便是在“鎮海號”戰鬥艦服役之後,其仍然不值一提,但實際上,現在東北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軟實力上,已經超過了建立十餘年的北洋艦隊,只不過,這一點很少有人注意到,現在,東北海軍所需要只是軍艦,只要有軍艦,東北海軍隨時可以擴充為比北洋艦隊更為龐大的艦隊。
不過,在韓徹看來,這支海軍仍然有其不足,或者說軟肋。
“但是,也許是因為艦上人員經驗不足的關係,目前訓練艦隊的訓練。往往是以黃海為主。只有極少數艦隊曾深入太平洋或南洋。相比之下,現在北洋艦隊的遠洋經驗反倒更豐富。”
這是北洋多年來的習慣,夏秋部署於北方,冬春下南香港、廣東,而東北海軍雖曾遠渡夏威夷,但也就只有那一次,大多數時候都是於門口打轉。
“而海軍,註定是一種進攻軍種。其主張的是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且未來的海戰也要求,海軍必須要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由此,也向海軍官兵提出其必須具備遠洋航行能力的要求,所以我認為,海軍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從而令其具備這一觀點……”
韓徹的話讓唐浩然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黃海”與“藍海”的區別。兩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