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那個狗奴才壞了朝廷的大事,可若是這話能早說二十年,又豈會有今天之境?

不過,這一切,卻不是他這個皇上所需要擔心的了,大臣們有什麼事,便直接找恭王了,他再同皇爸爸一商量,至於他們這個皇上,到時候只需點頭同時,依著皇爸爸的叮囑,下一道諭旨,走一個形式便成了。

心裡可以這般想,可是光緒卻不敢顯露任何情緒,不過,事實上,並不是說他不敢顯露這種情緒,而是站在慈禧的身邊,他甚至連口大氣兒都不敢出,那裡還敢有什麼情緒。就像現在一般,唯唯諾諾的向太后請示之後,光緒整個人便像過去一般,臉色煞白的坐於一旁,一如過去,全是一個提繩木偶一般。

若是說李蓮英是大公公的話,作為皇帝的光緒這會反倒成了二公公,就這般於一旁坐著,甚至連口大氣兒都不敢順著,偶爾的他瞧著恭王,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為何恭王會對皇爸爸沒有任何怨言,反倒依然是盡心盡力的操持著朝廷,雖說明知道皇爸爸防著他,可卻依然任勞任怨的,就像是不知道這一切似的。

“……這東北今時大建海軍,絕非朝廷之福,亦非朝廷之禍,當今大清國,地方之強,無外東北、北洋,東北者如唐逆,其根基淺薄,全憑一時武勇方才有今日之盛,而李鴻章起於先帝軍興之時,發亂之中,其根基之深,遠非唐逆所能相比……”

即便是現在,唐浩然身為朝廷旨下的東三省總督,可於奕訢以及朝中大臣們口中,依然是“唐逆”,至少於私下裡,總是“唐逆”、“唐逆”的叫著,這也難怪畢竟今天的崩坍之局,便是其一手促成的,至於李鴻章,即是今時今日,依然有不少人視其為帝國掣柱,當然更多的人人則是與其“暗通款曲”,只待著其他日定鼎之時,圖個後生保障。其中甚至不乏旗中顯貴,可對唐浩然,大家卻沒有那麼客氣。

心存二心者尚是如此,更何況是一心想保大清的奕訢。

“先前,唐逆之強全在陸師,可李鴻章這幾年也是大練北洋新軍,現今已經練成新軍六鎮,加之浙江新軍一鎮,兩廣新軍一鎮一協,山西新軍一鎮,計九鎮一協,兵力計十二萬有餘,自不遜唐逆,且又有水師之助,然今日,唐逆大辦水師,大造兵艦,必為李鴻章所警,以臣看來,此事必將引發東北、北洋之危!於朝廷而言,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

提及那個不可預料的將來時,奕訢甚至感覺自己的呼吸有些急促,對朝廷威脅最大的是誰?就是李唐二人,過去兩人或許還能勉強互相提防不至為敵,但今時今日,唐逆把手伸到了海上,以李鴻章沉浮宦海之老辣又豈會看不出唐逆的司馬昭之心,又豈會容其從容擴充。

“六爺,那以你的意思來說,咱們就這麼看著?”

慈禧輕落落的詢了一聲,這東北造出了一條大兵艦,現如今報紙上成天說道著,這不就連奕訢都被驚著了,給嚇了一跳的當口,他同樣也看到了機會。

“非但要看,還要讓李鴻章放心,福建那邊不是說江西匪患日憂嘛,以臣看來,可調一鎮新軍往福建協防。”

“六爺,您的意思是……這京城咱就不顧了嗎?”

奕訢的建議讓慈禧的心頭一驚,那看似懶散的身子甚至不由自主的往前一探,臉上全是一副驚色,她能到這園裡過這個暑,可不就是全憑著易名禁衛軍的八旗新軍給的那麼點底氣嗎?把一鎮兵調到福建去,若是萬一……

“太后,總是這般因守於京城,總不是辦法!”

注意到太后臉色的驟變,奕訢立即明白了她的心思,莫說是他,便是就這京城上下,可不都是靠著那新軍給了點底氣兒,可問題是,對於奕訢來說,他知道,那麼點底氣,總有耗盡的一天。

“這幾年,咱們確實練了點兵,可同李鴻章,同唐逆比起來,卻是不值一提的,太后!”

話聲微微一頓,奕訢佝僂著腰,現如今,他的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自覺已經油盡燈枯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再這麼撐上幾年,有些事情必須早做些打算。

“若是再這麼困守京城,靜觀時局變化,不定會生出什麼變數來,朝廷擔不起這變數啊……”

一聲長嘆之後,奕訢佝僂著腰向慈禧跪了下去。

“六爺,你這是……”

奕訢的舉動慈禧一愣,接下來他的話卻又讓慈禧的眼眶一熱。

“太后,我這身子骨瞧著一年不如一年了,不知那裡就去見祖宗了,這天下啊……我就尋思著,若是能賭上一把,便賭上一把吧,沒準……若是,想來到時候祖宗也不會怪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