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就常有這種嘆恨,魏武、拓跋燾是何等的英雄蓋世,都不能共山川而住,何況我張某人!唉,仲子兄,你來了,我才跟你說說;你不在,能與我說這種話的人都沒有呀!”

桑治平已從這番話裡感覺到張之洞的心緒,雖然沒有深入交談,他已看到彼此之間的相通之處。

“香濤兄,聽你這麼說,我說放心了!”

張之洞的話讓桑治平終於長鬆了口氣,他的這番話已經表明了心跡。

“你知道我為何而來?”

“知道!”

張之洞點了點頭,而後苦笑道。

“其實吧,從子然到九江,我就知道,他是在給老夫一個臺階!想來,當初老夫終究於他還是有愧啊!”

“可若非香濤兄,恐怕也無今日子然化龍之時!一飲一啄,怕這是早已註定之事了!”

老友的回答,讓張之洞默默點頭,確實,如果當年自己把他留於湖北,恐怕也沒有今天這麼多風雲。

“誰曾想當年無意之舉,卻……哎!”

一聲長嘆之後,張之洞看著桑治平,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仲子兄,你那年為何要堅決地離開我,除開無意官場這件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

見老友這般問自己,桑治平先是沉思片刻,而後方才說道:

“香濤,其實,今日之勢,十年前既已註定,十年前天下無人能擋子然,縱是李鴻章,亦不過只是苦苦維持局面,若給子然十年之功,這天下誰又人能擋?既然如此,我為何還要把全副心思都放在自己不能完全把握之事上,所以,我毅然決定泛舟五湖,歸隱海隅。”

張之洞倒是沒有繼續問下去,因為他知道,當年桑治平在臨走之前,曾幫他謀劃了不少事物,像操練自強軍,把自強軍練成“張家軍”,甚至還有收籠湖南之權等等,無不是出自桑治平之手,可以說,當年他已經竭盡全力做到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至於其它,完全就是聽天由命了。

“仲子兄,你總比我看得更遠一些!當年,你就看出了今天來!”

張之洞被自己的疑問。他有點後悔起來:這一問怎麼問得如此之遲!當年他只看到了李鴻章,卻忽視了唐浩然,他總認為唐浩然的基礎薄弱,難成大事,可誰料想現在卻……

“香濤,其實,我也沒有看到今天!”

桑治平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道。

“哦?那……”

“十年前,我看到的是若是給唐浩然十年的時間,到時候其勢將無人可擋,但是他畢竟還是年青,在聲望上畢竟不能與合肥、香濤等人相比,所以,那時我卻也覺得香濤你的搏上一搏的機會,但是……”

話聲略微一頓,桑治平長嘆道。

“可誰曾想到,子然他卻兵行險著,用對俄一戰搏取名聲,經此一戰,這天下聲望可謂是盡歸其身,即便是我身處天南偏處,卻也能聽得鄉民言道著打敗洋人,開疆拓土無數的唐大帥,聲望、兵威自然也就成就了他的氣運。”

桑治平的話讓張之洞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國人看似不好軍功,可這般於國之功下,這人心焉能不歸子然?

“仲子兄,咱們在一起合作了十多年,也辦了許多實事。你認為這些事,能對國家和老百姓有多大的實效嗎?”

多年來,總有人指責湖北借禁菸斂財,而湖北確實也是如此,想到當年唐子然離開湖北時的警言,給張之洞的心靈造成很大的陰影。他從來都認為自己辦的全是有利國計民生的實事,是國家和百姓的功臣。但過去十年間,兩湖食煙者越來越多的事實,使他開始反省起來,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不敢那樣自信了。

“你這些年來辦事不易!”

桑治平沒有直接回答他的所問,把話題錯開去。

“你這話是真的知心之言。”

張之洞忍不住感嘆道,

“這幾年,我曾經把外放晉撫以來這些年間所作所為,作了細細的回顧,發現除開在太原期間還略有點閒暇外,在廣州,在武昌這近二十年裡竟無一刻安寧,不只是忙,更是累,形累尚次之,心累更令人痛苦,幾乎有每日都在荊天棘地間行走似的感覺。”

“是啊!”

桑治平淺淺一笑。

“我是陪著你在荊棘中走了十餘年。”

“你走後的這麼多年更不好過了。”

“我知道,在報上倒也時常能夠看到。”

桑治平同情地望著老友。

“外人看你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