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現,畢竟此時,上海已經隨兩江一週擁戴新朝了。可誰也不曾想到的是,也就是這趙鳳昌一手策動了湖北米價的高漲。
“不行,繼續收,告訴他們,把米價推高到八千文……”
在掌櫃們應聲離開後,趙鳳昌用毛筆在紙上書寫著三字“唐子然”,想著當年其在船上的落魄,誰又能想到,現在他竟然會成為一國之君?
而他趙鳳昌。
“子然啊,這次老兄我可是把這湖廣幾千萬百姓的民心送給你了!”
什麼是投名狀,對袁世凱來說,他可以用滿人的腦袋去做投名狀,他可以殺盡杭州滿城上下在冊兵丁,以為投名,可對趙鳳昌這位幾乎等於張之洞“情報總管”的文人來說,他的投名狀又是什麼?
自然是要幫朝廷瓦解湖北的統治基礎,能否為新朝之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乏聰明人,而趙鳳昌正是那萬千聰明人中的一員。
“等漲到八千文的時候,也就只差一件事了……”
又一次,趙鳳昌拿起了桌上早已寫就的稿子,對門外的親僕說道。
“趙伊,你去把這個稿子給《湖廣時報》送去……”
待一切吩咐妥當之後,趙鳳昌的唇角一揚,得意之餘他卻又想到了香帥,心思不由的一沉,暗自思量道。
“香帥,對不住了……”
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必須要做出合適的選擇,就像趙鳳昌一樣,雖說這些年他受益於張氏,可在這個時候,當看到形勢越發有利於東北的時候,他便已經私下裡同東北方面進行了接觸,以為“報效”。
第二天,儘管在報紙上刊出了“米價暴漲千文”的新聞同時,一篇新聞卻是震驚了整個武昌,甚至整個湖北
“……其今時只為一人之野心,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