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
一時間一個個忠勇的王公大臣們從說紛雲開來,個個請著旨,請太后下旨剿滅逆亂,而慈禧慈禧卻只是看著他們,看著這一群王公大臣,難道他們忘記了,兩江是兩江,朝廷是朝廷了嗎?
而更重要的是,那些亂逆可不是民軍,他們連槍都沒有,卻能把劉坤一逼吐血,逼的不敢出兩江總督府的大門!
“兩江那邊現在是什麼情形!”
相比那些王公大臣,慈禧一句話就抓住了重點,若是劉坤一、張之洞他們有心的話,不需要朝廷那個旨意,否則朝廷下了也不頂用。
“回老佛爺,那江寧的逆亂學子還於總督府前靜坐,劉大人並未給予答覆!”
之所以兩江會在這裡掀起這樣的風波,原因並非僅只是簡單的幾份檄書,真正讓所有人恐怕的恐怕還是那些洋學生要劉坤一宣佈兩江獨立,這個獨立可不是獨立出一國來,而是不再奉大清國為正朔。一個劉坤一這麼幹不可怕要,可怕的是接下來九位總督都這麼幹,到那時候,這大清國可真就完了。
“既然如此……”
沉吟片刻,慈禧開口吩咐道。
“劉坤一是湘軍老將,湘軍於我大清有再造之恩,其是我大清之忠臣,斷不會行此無君父之事!擬旨加封劉坤一為太子太傅,晉封一等侯爵……”
從慈禧的口中,一連串的賞賜出去之後,慈禧抬起眼看了看眼前站著的王公大臣,卻又問了一句。
“今個,市上的情形如何?”
“回老佛爺,亂逆於京城裡傳謠,現在京城內是人心惶惶,米價飛漲,人們紛紛到銀行擠兌套現,以致市面買賣非現銀不可。”
“哦!”
慈禧沉默了一會兒,方才對臣工說說。
“即刻電報給禁衛軍統領鐵良,著其立即率部返京……”
話至一半,慈禧又朝著慶王等人看了一眼,沉思了一會才補充道。
“令兩廣總督岑春煊節調精銳於南進剿湖南之亂逆!同時嚴查陸路以防各省亂黨接濟湘省亂逆!”
這接二連三的旨意,無不是表明了慈禧敏銳的政治嗅覺,她並沒有去打腫臉充胖子下旨讓劉坤一“平亂”,更沒有申斥他,甚至連提都沒有提江寧的事情,似乎江寧之事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而是直接下旨給他加了頭銜,似乎是想用這些頭銜去安撫它,而在與此同時,她又下令著調於庫倫的禁衛軍調回,因為她比誰都清楚,既然江寧可能出亂子,那麼京城,不是沒有出亂子的可能。
江寧的亂子可以推給劉坤一自己去辦,讓劉坤一自己去權衡,可京城怎麼辦?(未完待續。)
第295章 風雲際會(為新書求推薦)
(新書不易!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龍套報名貼已開於書評區,歡迎大家報名,每一個角色都會有自己相應的位置!報得越早,越有可能成為元老!今天新書加更了,大傢伙能不能用推薦票砸一下無語!鼓勵一下!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另外,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不要投錯了啊……嘸嘸!)
賢良寺裡無賢良,在這四九城中,人人都在口口相傳著此事,畢竟這賢良寺從來都是地方的封疆大吏來京時的暫住之地,現如今這天下的封疆大吏們可早都把皇上、朝廷踢到了一邊去,什麼東北的“曹操”,天津的“李淵”,總之,這京城裡那些提著鳥籠子的“爺們”,總能給他們編排出百多個罪名來,而作為其代表居於賢良寺中的那些“議政員”們,自然也就跟著“主子”一共成了“無德無良”的代表,自然也就有了“賢良寺裡無賢良”之說。
可無論外界如何說,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京城,當官的可以不買軍機大臣賬,但絕對會千方百計的巴結那些議政員們,因為這些議政員在很大程度上象徵著未來,尤其是代表天津以及武昌兩地的議政員,相比於大連,這兩地更敬重“讀書人”。
而不“尊重”讀書人的東三省,自然也就難討得好,而這倒也讓李光澤樂得清閒,若說幾年前,他還需要考慮如何於議政會上與眾人周旋,那麼現在,深知東北實力的他非常清楚,從現在開始,什麼所謂的政治、所謂的斡旋,都已經沒有了意義,現在東北完全是憑著實力說話,尤其是在勒梅爾大海戰之後,全中國再也沒有力量阻擋東北軍的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