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張雲山才會同意兒子讀那教幹農活的學堂。
“讀農業學堂怎麼了,難不成非得像王二一樣,考了這麼些年連個舉人都沒考上,結果把家給考敗了嗎?”
想到村間一些人對兒子讀農業學堂的不屑,張雲山忍不住嘀咕一聲,心裡又尋思著。
“等將來,靖兒這輩置下幾百畝田的時候,大傢伙才知道……”
心裡懷揣著這樣的期待,張雲山忍不住朝著省城的方向看去,那眯成縫兒的雙眼中流露出來的全是對兒子的期待。
“也不知道那學堂裡學得是個啥?”
遠在省城農業試場場學堂內的張靖並不知道家中的父親對自己個的期待,原本正在謀劃著建立育種場的他,卻正在面對著一個新的機遇。
“……美國棉種高大3倍於本地之棉,每畝之地,本地棉約種7000棵,而美國棉至多不過1000棵,要地棉結實至多20餘,而美國棉可結七八十桃,本地棉約收七八十斤,而美國棉可收200斤……”
課堂的日裔農科講師正在教授的是“美棉種法”,從深耕、施肥、播種時節及間距、防治蟲害直至收花,這是學校新開的課業,而按照學校的要求,他們要在短期內學會種植美棉的各項技術要領,在寒假期間,他們的任務就是返回家鄉於家鄉推廣美棉,而且每人都有負責推廣2擔棉種的任務。
“每個人2擔,這可不就是攤派……”
道出這句話的時候,李遠林又頗為無奈的說道。
“子靖,這下可好了,若是你家明年不帶頭種美棉,如何說服鄉鄰種美棉?”
雖說那棉種是試驗場免費提供的,可於鄉間推廣西洋棉種,總會遭到鄉民的牴觸,雖說大傢伙的家中於鄉間頗有聲望,但想要讓別人相信,勢必需要以身作責,換做旁人種上幾畝棉花自然沒什麼問題,可張靖可不正在那雄心勃勃的尋思著創辦他的“直隸制種公司”,現在被學校這般一摻和,豈不就打亂他的計劃。
“要種!當然要種棉花!”
放下手中油印的《美棉種法手冊》,張靖的神情中反倒帶著躍居首位之色。
“現在這樣引進美國棉種,還大力推廣,肯定是為了以後大規模種植,明年試驗場肯定會開始對引進棉種進麼馴化選育。明年美棉高產,勢必會令百姓紛紛種植棉花,到時候,咱們的公司,也可以一同進行馴化培育,種上幾畝倒也無妨……”
對於的美棉推廣,張靖並不反對,不過他反倒是好奇著為什麼會這麼突然。
“國棉棉質不久美棉,不利於織造,美國棉收量、品質皆較中國為優,推廣它上早晚的事,只是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次推廣與過去不一樣,咱們試驗場今年才開始選育馴化美國棉種,結果現在卻又直接從美國引進棉種了,這樣未經馴化便行分發農戶種植,甚至每十畝地還提供一塊銀元的補貼,我怎麼瞧,怎麼覺得古怪……”
張靖口中的古怪指得的是補貼——每十畝提供一元的美棉推廣補貼,這筆錢是由“東亞農業促進基金會”提供,不過僅只有今年一次,實際上也只需要一次,只要美棉高產的優勢顯現出來,後年即便是沒有補貼,而且不再免費供種,百姓也會自發購進美棉棉種。
“古怪?”
李遠林的眉頭微揚。
“有什麼好古怪的?這試驗場總要推廣一些良種吧,若不然還要這試驗場幹什麼?更何況,這又不是無本生意,沒準今年他們免費推廣,後年就會高價售種,你沒瞧見這籽棉都是他們以市包銷嘛,到時候,這棉籽可不還在他們手上,製成種,再售給百姓,這轉手之利可不就回本了……”
李遠林的話反讓張靖的眉頭皺的更緊,他總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
“推廣,轉手?你別忘了,這“東亞農業促進基金會”的根子可在東北那邊,咱們這兒是直隸!”(未完待續。。)
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求月票)
咣鐺、咣鐺……
通往大沽口的火車轟鳴著噴吐著煙霧往大沽的方向駛去,這列藍鋼快車是中國鐵路公司特別為直隸總督準備的火車,共有九節車廂,在這九節車廂中,有三節作為客廳、餐廳以及書房臥室是專供總督大人專用,剩下的則歸衛隊和親隨等分乘。
按照鐵路公司的想法,等將來直隸、山東、河南等地的鐵路連通了,總督大人少不得會於乘坐火車往返各省,到時候自然也就能用得上這堪稱“行轅”的列車,儘管現在這鐵路尚未出直隸,可誰都知道,膠澳那邊正在往濟南修著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