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以弄清敵人的虛實,並掌握敵軍的戰略部署。這一切無不為轟炸提供了方便。
在飛艇出現之前,距離前線5公里,既可以被視為後方,十幾公里外甚至可以被視作大後方,畢竟陸軍的重炮射程有限,即便是炮兵也不習慣,攻擊十幾公里外的目標。
但這一切隨著飛艇的出現都結束了。對於飛艇兒而言,十幾公里與數百公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在眼皮下進行轟炸。
為了應對飛艇的威脅,俄軍將部隊以及軍械倉庫後置。反正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頂多也就是都飛那麼幾十公里。
在飛艇緩緩的俄軍後方飛去時,沿途的俄軍總是不斷地發出警報,或許這是俄國人唯一能做的事情……飛艇的速度是其最大的軟肋,使得俄國人擁有了足夠的預警時間。
儘管如此,但在空中的飛艇卻可以透過路線的調整,從而令俄國人無法對其路線進行預測,進而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繞了多次遠路以避開俄國人之後,27艘飛艇組成的龐大編隊,終於到達了自己的目的地。
在飛艇發動機的轟鳴聲中,地面上卻是一團混亂,那些正在享用著午餐的俄羅斯士兵,甚至來不及逃跑,他們只是驚訝的看著空中,看著那些給大地投下陰影的飛艇,在驚訝於他們的龐大時,同樣驚訝於為何沒有得到預警,當然,只有極少數的人注意到這些飛艇是從他們的後方出現的。
在俄羅斯士兵驚慌的躲避時,空中的飛艇編隊已經開始下降高度,瞄準地面的目標,做起了轟炸準備。
在降底到不足六百米攻擊高度的時,李蘭勤看到亂成一團的地面上到處佈滿了值得攻擊的目標。
“好吧!你們這些老毛子凍了一個冬天,現在是時候給你們加加溫,暖和暖和了,畢竟春天到了不是!”
看著地面上的那些用一種驚詫的眼光向空中望著的,並四下逃散的俄軍,李蘭勤自言自語,
現在冰雪正在消融,來自南方的暖風正在吹拂著西伯利亞的大地,在空中的艇員們看來,既然春天來啦!那就送給俄國人一個春天的禮物吧!
隨著傳音管傳出投彈的命令聲,投彈員不停的拉下投彈杆,那一枚枚由東北兵工廠製造的“怒龍之焰”,便拖著呼嘯聲朝著地面飛去。
“咻,咻……”
在那刺耳的呼嘯聲中。在地面上的俄軍官兵看著一個銀白色的炸彈搖晃著,從引頭飛艇腹下投落的時,那些驚恐的俄軍望著空中落下的炸彈,立即臥倒在附近的戰壕之中和平地上。以躲避來自空中的轟炸。
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們這樣,完全可以躲避空中的轟炸,以及地面的炮擊,但他們現在不知道這次轟炸與過去的不同。
“嗵!”
伴著一聲並不算劇烈的爆炸聲,一道長達數十米橘紅色的火龍出現了,火龍幾乎沿著炸彈在空中飛行的軌跡,向前噴湧了數十米。
數千度的高溫和帶著十數米高火焰瞬間籠罩了那片區域。與普通的炸彈相比在其威力範圍內完全沒有任何爆炸死角。即便是躲避在戰壕中,亦或是趴在土地,也會被烈焰所吞噬。
當怒龍之焰爆炸後,雖然只燃燒了數秒,隨著一陣上升的黑煙,烈焰也就消失了。
就在一切看似結束的時候。那些被微量裝藥被炸飛的,飛濺到臥倒在地的俄軍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豬油膏一樣粘稠而耐燒。
在這片俄羅斯士兵的集結地,此時到處都可以看到那些渾身燃燒著火焰,發出痛苦地嘶喊聲俄羅斯官兵。
這些陷於烈焰中的俄羅斯官兵,試圖用他們的雙手去拍打著燃燒的身體,但是卻越拍火越大,他們的是雙手將那些油脂摸遍了全身。
那些試圖在地上滾動,以讓烈焰熄滅的俄軍官兵,同樣也是弄得全身是火。偶爾一些身體燃燒著的俄軍,因為身上著油脂較多,在他們掙扎時,總是會把油脂甩在周圍,邊上的人要儘量遠離著變成火人的戰友,因為這些火人的拼命掙扎時,總是會把身上的燃燒油塊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殺傷效應。
在這片俄軍的集結地,此時,就如地獄一般到處可見驚慌失措到處亂跑以躲避變火人地戰友和空中的轟炸的俄軍官兵,那些火人發出悽慘的嘶吼,在他們的哀嚎聲中,轟炸仍然在繼續進行,見不到一絲停止的意思。
“轟、轟、轟……”此時攜帶著燃燒彈的飛艇以中隊為編隊在戰場上任意轟炸那些有價值的目標,他們的目標並不是人,而是軍火庫,兵營以及其他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