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無疑。因為這件事老朱鐵匠打破了祖上的規矩,在朱鐵匠還沒成年之前就把老朱家所有的打鐵技藝都傾囊傳授給了朱鐵匠。朱鐵匠也爭氣經過多年的苦練和從未間斷的四處求學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他們老朱家的手藝推向了一個高峰。
事情到這還沒有完,多年之後當朱鐵匠幾乎快把當年那件改變它一生命運的是忘掉的時候,當年那個書生居然再次登門。不過那書生這次是來致謝的。原來當年那支筆是書生的師父賜給他的兵器,書生帶這支筆闖蕩江湖,可謂是所向睥睨未嘗一敗。可是這支筆到底是一杆凡鐵打造的兵器。遇上普通的利器還好,一旦遇上真正的神兵利器就有些相形見絀了。那次找上朱家鋪子之前,書生便是遇上了一個手持一口仙劍的峨眉弟子,那仙劍已屬神兵之列他這支鐵筆在它面前與泥壤無異。兩人埔一交手他就被拿峨眉弟子一劍破了兵器。要不是他武功要高出那峨眉弟子甚多他可能就要死於那仙劍之下了。
能夠保住性命雖然讓人高興,但那支鐵筆乃是他師父賜下的,對他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凡。現在毀了他當然是焦急萬分,感到無顏再去見恩師。為了將鐵筆修復如初,書生走遍了整個水工月城。不過所有的鐵匠都告訴他這支筆被人中間劈成兩瓣已成廢鐵,除非融掉重鑄否則不可能在接在一起。融掉重鑄的鐵筆已經是一支全新的筆,再找不到從前的痕跡,這是書生萬萬不能接受的。朱鐵匠能夠透過別的手段把這支鐵筆修復得完好如初,這對書生來說是天大的恩情。只是當時書生少不更事拿了比就走,這讓書生後來每每想起都不進面紅而燥,羞愧不已。多年之後書生有機會重遊故地,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來朱家鋪子送上分薄禮好好的想朱鐵匠表示一下謝意。別看朱鐵匠是個打鐵的漢子,卻也喜好附庸風雅,他言道既然書生要謝,也不用拿什麼謝禮不謝禮的,幫他們朱家鋪子寫個招牌便是。書生聽了自然欣然應諾,研磨提筆大筆如椽,龍飛鳳舞寫下兩句詩——登堂入室火純青,出神入化龍點睛。
其實朱鐵匠當時有所不知,眼前這個書生可不是一般人,乃是當世書法名家張中聖,師從書聖丹青生。他的字完全可以用一字千金來形容。朱鐵匠這兩句詩,十四個字的價值比得上他們朱家鋪子幾代人辛苦打拼的總積蓄了。因為這幅字朱家鋪子時有文人墨客登門想要把這幅字買下收藏。不過朱鐵匠卻是個精明之人,明白這幅字的價值之後就意識到它就是一幅求都求不來的金字招牌,他那裡肯賣。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朱鐵匠的聰明之處。買了這幅字他們是可是立馬變成有錢人,但有了錢之後的子孫一定不肯再去幹打鐵這種粗重的手藝活。老朱家傳了那麼多代的手藝必定失傳。而且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他們老朱家的子孫不肯能永遠是富人。等到加道中落,沒了吃飯的手藝的老朱家後代子孫必定是要吃大苦頭的。為了子孫後代著想那麼容易得來的錢財朱鐵匠是絕對不會要的。
“錢揚少爺,您來啦!阿華,快去把錢揚少爺的披掛取來。”
錢揚一進朱家鋪子,正躺在躺椅上悠閒的喝著茶的朱鐵匠就看見了他。錢揚惡名在外,朱鐵匠可不敢對這位小祖宗有絲毫的怠慢,連忙殷勤的上前招呼。
錢揚走進鋪子便立馬感到一股撲面而來的灼熱感。如果是一般的嬌生慣養的少爺被這火氣一鬨必定大喊受不了。而這些日子天天被綁在燒得赤紅髮亮受刑的錢揚對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沒有絲毫的不適的反應。反而在日漸趨於大成的‘火蛟煉獄掌’的影響下十分享受這種火氣來襲的感覺。他輕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那絲絲火氣在肺部慢慢散發的舒適感覺,同時笑著和朱鐵匠有一句每一句的閒聊著。
“老朱啊,你這裡有沒有好點的兵器,拿來給少爺我試試。少爺我不日就要趕赴太湖戰場去教訓那些死而不僵,還到處瞎蹦躂的鎮水軍孫子們。沒有件趁手的兵器可不行。”八稜黃金錘是量身為錢揚打造的兵器,要說趁錢揚的手的兵器,沒有比它更合適。只是‘虎魔鍛骨拳’還未大成,連帶的‘碎身魔錘法’也有些威力不足。如果錢揚以‘碎身魔錘法’上陣禦敵的話必定不能發揮出全部的力量。說不定就會重蹈上次對戰鎮水軍百夫長矢的覆轍。因此錢揚就想找一口稍好一點的兵器上戰場。其實叉子這種兵器用得人真的不多,所以如果找不到好的叉子的話錢揚就只能找如長矛、大槍等兵器代替。其實錢揚最想的就像是請冶公再次出手為他打製一杆趁手的叉子。不過冶公實在太大牌,不是想請就能請到。無奈他只好求助於朱鐵匠這個水工月城第一鐵匠了。
“錢揚少爺您玩笑了,就小店這點手藝,哪敢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