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後他再進行拼接,這樣雖然麻煩,卻更有成效。
好在梵文總綱不長,他詢問了好幾個高僧,在確認翻譯上沒有疏漏後便整理了出來,然後他悲劇的發現即便是翻譯成漢文,他還是看不明白。
這幾個老和尚翻譯的風格和語法都不相同,語句也不連貫,在斷句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時候兩個和尚翻譯出來的句子截然不同,而且看起來和高深的武學真的沒什麼關係。
楊康鬱悶了,他知道在翻譯的時候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式,直譯是嚴格按照文法的翻譯,而意譯則是加入了翻譯者自己的理解,不講究原文的形式。
這些老和尚都是精通佛法的高僧,在翻譯的時候難免加入自己對佛經的理解,所以翻譯出來的文字便各不相同,即便是佛法,在不同宗派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何況這些老僧不懂武功,沒想到這是一篇武功秘籍,只把它當做普通的佛經來解釋,從而導致了楊康的悲劇。
這種看不懂的東西他萬萬是不敢瞎練的。
難道要去湘西找一燈大師麼?
一燈大師既是佛門高僧,又是武學宗師,並且知道自己翻譯的是武學典籍,在翻譯的時候會向著武學的方向靠攏,這才能保證翻譯出來的真經總綱是武學秘籍,而大相國寺的高僧翻譯出來的更像是佛家典籍。
即便楊康跑去了湘西,也沒辦法過了漁樵耕讀那幾關,何況那裡還有個瑛姑,他暫時不想摻和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楊康拿著手中的翻譯文稿,心中在思考著解決的辦法。
看來還是要到少林寺一趟,少林寺是武學聖地,受到尚武之風的薰陶,那裡的老和尚即便不學武功,也會略知一二,在翻譯上面要比大相國寺的和尚靠譜些,然後再把兩方面翻譯進行比對,估計就八九不離十了。
主意已定,楊康在請示了完顏洪烈後帶著彭連虎和沙通天出發了,不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