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且不說,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的整體實力,真心不比倭國海軍差,甚至還要略強一些。
北洋水師的戰敗,李鴻章所差不過是堅定的戰爭意志,以及艦隊的作戰水平罷了。
“呃……”隨著契丹人的反擊,羽林右衛的軍中,傷亡逐漸增多,一名勇士腹部中箭,痛苦的倒在了陣前。
嚴酷的訓練,此時派上了用場,不須軍官發話,自有袍澤將受傷的戰士,抱到了陣後療傷。
屬珊軍不愧是精銳中精銳,當第一波攻擊騎兵群幾乎被全殲之後,他們突擊的隊形,很快散得很開。
弓和馬是契丹人必不可少的朋友,契丹人的正規軍也都經過嚴格的訓練,他們都知道,面對密集的弓弩打擊,他們聚集的越扎堆,損失也就越大。
楊烈早就料到了,契丹人會展開隊形,他自然是早就準備。
李中易一直給手下的將領們,灌輸一個弓弩打擊的原則,除了遠端,就是密度!
弓弩射擊的射程和密度越高,殺傷力也就越大,尤其,在針對騎兵進攻的時候。
騎兵進攻速度快,衝擊力強,可是,目標也大了不少。
弓弩即使沒射著人,僅僅只傷了馬,對於高速賓士的騎兵來說,也是足以致命的重大傷害。
所以,當契丹人的第二攻擊波,全面展開之後,楊烈也跟著傳令變陣,“斜向,五段擊。”
沒錯,楊烈沒有說胡話,確實是斜向用弓弩攻擊契丹人展開的第二波攻勢。
李中易曾經說過,正面的弓弩打擊力度,其實遠不如側面打擊。
一戰時,德軍的機槍大陣,就是利用斜向射擊,導致打擊面寬得多的原理,屠殺了好幾萬英國的紳士。
如今,和目標較小的英軍步兵相比,騎在馬上的契丹人,成為靶子的可能性,大出去不少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