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戰鬥在甲午年 作者:京文

軍手裡,成為他們以戰養戰的憑藉。

於是就沉聲提出了這個折中方案。

“何參將還是太年輕了,哈哈;”

宋得勝笑著說道:“鳳凰城到鴨綠江沿岸最近的九連城,都有百里路途,期間山路崎嶇難行,一旦暴雪來臨,別說運送輜重,就是人都寸步難行;難不成斷了糧讓兄弟們餓死,這個罪名誰擔當的起?”

何長纓看著宋慶,希望他能表態。

“老夫只管用兵備戰,這軍火糧草都是周馥直接調撥配送;況且送進各軍的軍火,想讓他們再吐出來,說是怕城池失守軍火資敵,這話兒老夫可沒臉去說。”

宋慶直接拒絕了何長纓的建議,然後笑著對何長纓說道:“對於怎麼守江,朝廷的旨意還是各分防區,還請何參將率精兵助陣,如朝鮮洞仙嶺那樣,殺得倭夷膽顫心寒。”

何長纓有些失望的點頭表態:“卑職盡隨軍門調遣。”

心裡面卻不禁嘆息著,想真正做點事兒,怎麼就這麼難?

第二百八十章 旅順,旅順

“好,何參將痛快!”

宋得勝雖然對何長纓這個毛頭小子有些不以為然,想來援朝軍在朝鮮的幾次‘大捷’,多半也都是瞎貓撞到死耗子的好運氣。

可是人家畢竟是來給自家軍門捧場的,好歹也有三千條快槍幫襯。

於是,宋得勝就舉著杯子站起來,笑著說道:“老哥我敬你一杯。”

“同飲,同飲。”

看到何長纓點頭,宋慶不禁高興的大笑起來。

對這場即將來臨的清日戰爭,宋慶不怕倭夷兵有多麼的多,多麼的強,就怕手下的一群將軍各自為戰,不聽使喚。

這個何長纓年輕輕就已經是正三品的武將大員,實領著三千軍馬,又是舉國皆知的人物,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如果陽奉陰違的不聽調遣,宋慶還真沒辦法來約束他。

昨晚宋慶和侄子宋得勝分析了遼東各將的情況,,在談到援朝軍順安驛大捷的時間點的時候,兩人突然震驚的發現,順安驛大捷正是爆發在平壤戰役的頭一天。

也就是說,在日軍將要圍城平壤的時候,援朝軍居然擅自的離開平壤,直接北撤!

這件事想來中堂他們也多少應該知道一些,不過因為朝廷需要這場大捷,所以對於何長纓這種極為惡劣的行徑,就被上面有意無意的忽視掉了。

此時宋慶看到何長纓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應承下來,雖然以後會怎麼樣還為未可知,不過就現在來說,宋慶還是十分的滿意。

“同飲,同飲!”

一桌子的文武官員都面帶笑容的站了起來,舉杯一飲而盡。

當天夜晚,援朝軍新軍在鳳凰城宿營,依然是老慣例,在街上搭起行軍帳篷,引得毅軍,鳳凰城的城防旗兵,還有一些城內旗人,紛紛一臉好奇的看熱鬧。

第二天清晨天色還沒有亮起,在嘹亮的軍號之中,援朝軍隨即全營開撥南進。

躺在床上的宋慶,聽到外面的軍號,驚訝的起床洗漱,等到他整理完畢走出官衙的時候,就得到了援朝軍已經離開鳳凰城的訊息。

宋慶聽了不禁微微動容。

在大清的這些武官裡面,在宋慶的印象中還沒有哪一個都司以上的將領,會對自己這麼的刻苦嚴厲。

甚至那些營頭的營官哨官,一年到頭也罕有幾次能和士兵們一起早起訓練,只是委託哨長帶隊訓練。

包括他宋慶也不行!

“呵呵,年輕就是幹勁足啊,果然名不虛傳;說不定在以後,真的能給老夫帶來一點驚喜!”

宋慶高興的摸著滿嘴的鬍鬚,連聲點頭稱讚。

站在他的立場,這支援朝軍越強,那麼對他和未來的遼東防線,就是越有利。

在寒涼的晨霧之中,援朝軍一行跨過二道河,然後沿著草河右岸,朝著下游行軍。

右側的鳳凰山紅葉滿山,山形高高聳立,虎踞河畔。

到達鳳凰山腳,部隊暫停行軍,開始打水升火做早飯。

早飯之後,隊伍繼續啟程,繞過鳳凰山腳的盤山小路,經過何家堡子,然後遠離草河折向西南,順著西里溝繞到鳳凰山南。

接著再朝著東南方向,沿著山間小路行軍。

大約走了二十里路,又到了草河岸邊,不過從這裡開始一直到鴨綠江入江口,河流的名字變成河。

經過了整整兩天的跋涉,何長纓一行終於在10月11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