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迫部的一個步兵大隊攻擊,2000騎兵頓時譁然而散,被當場射殺63人,俘虜300餘人。
潰逃的清軍懼怕日軍的犀利,除了兩百餘在城內安家的大爺,其餘清軍大爺們都是一鬨而散,各回各家。
嘉善花費朝廷數萬兩銀子建立的四營騎兵,未殺一名日軍,反倒給大迫尚敏白送了500餘匹良馬和300苦力後,就此煙消雲散。
當夜,岫巖城內火光滔天,聶桂林部落荒而逃,朝著渤海灣東北重鎮營口躥去。
通往遼陽,奉天,乃至山海關的大門,就此被日軍輕易的敲開。
清日雙方的遼陽爭奪戰,隨即開啟。
西洋歷11月16號,紫禁城,乾清宮南書房。
光緒皇帝忍著心裡熊熊的火焰,強逼著自己一份一份的看完刑部送來的口供。
呂本元,孫顯寅,張啟林,
這些盛軍,懷字軍,還有旅順港營務處官員,鐵甲山土匪的口供,氣的光緒渾身發顫。
李鴻章這次是真的完了!
跪在下面的軍機大臣們,之前都看過口供,當然知道光緒看到以後,會是何等的憤怒。
其實在得到趙懷業畏罪‘跳海自盡’的訊息的時候,眾人就知道李鴻章估計‘玄乎了’。
現在有了這些口供,李鴻章除了引咎歸老,別的似乎再也沒有任何更好的選擇。
雖然這些口供裡面並沒有涉及到李鴻章的任何事情。
可是6000盛軍焚營逃跑,在中途肆意搶劫村落。
趙懷業一槍未發逃出大連,而這些懷字軍的營官又以‘譁變’,試圖來威脅徐邦道撤回旅順。
旅順前敵營務處兼船塢工程總辦,代北洋大臣節度的龔照,打著籌糧的旗號逃到煙臺,致使旅順船塢局和軍械局的官員工人,一鬨而散。
他李鴻章身為北洋大臣,這些大將官員都是他的嫡系,他當然難辭其咎!
“李鴻藻。”
光緒說話間,感覺自己的嗓子燒得都在冒煙。
“臣在。”
李鴻藻把頭磕的更低了。
“把這些口供交給李鴻章,我看他還要不要臉!”
光緒‘啪啪’的拍打著龍椅扶手:“傳旨李秉衡,遼南戰事,北洋水師,交由統領;電旨何長纓,江自康,徐邦道,旅順軍務由江自康總統領,何長纓,徐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