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戰鬥在甲午年 作者:京文

禮親王世鐸跪下領旨。

在這一刻,光緒的感覺是那麼的好,這種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感覺剛才的話似乎力度不大,光緒接著下旨說道:“擬旨,升聶士成為直隸提督;告訴何長纓,仗打得好,我給他抬旗。”

聽到光緒升聶士成為直隸總督,翁同,李鴻藻,剛毅三人都面露喜色,這說明皇上已經對在刑部一直都沒有進展的葉志超,衛汝貴的審問下了定論。

只要這道聖旨釋出,刑部就應該知道怎麼審問這兩個李鴻章的心腹老鄉了。

“皇上英明!”

幾個軍機紛紛跪下叩首,讚揚光緒的高瞻遠矚。

頤和園。

皇太后慈禧乘舟在南海邊的一小片荷花池裡,親手採下一個個的蓮蓬。

勞累的大半生,今天老六的到來,讓慈禧終於決定放下一切,由得皇上和翁同他們折騰去。

她明白皇上的心意,北洋這個龐然大物酣臥在帝榻邊,皇上哪裡能睡得安穩?

雖然她瞭解李鴻章,可是李鴻章也老了,按說也累了一輩子,也該明智的跟她一樣,退下來安享晚年了。

可是這個老李,不但乾的起勁兒,居然開始悄悄的構建下一代北洋的核心,就這一點來說,別說皇上,就是她,在心裡也是十分的反感的。

你老李想幹什麼。

都位極人臣,享了這麼多年的福氣了,朝廷可曾有半點虧待你們淮系。

難道你老李,你們淮系,還想‘萬年長青’?

所以,在今天慈禧終於決定完全放手,盡著皇上的心意,用戰爭來完成權力的更替。

至於淮系的下場,老實說慈禧一點都不介意。

事關皇權的更替,掉個幾百幾千個腦袋,也不過是芝麻大的事兒。

而且這些淮系,湘系,哪一家不是金山銀山?

之前民間民謠‘和倒,嘉慶飽’。

真的抄了這麼多的人,別的不說,光是當年南京破城,太平賊的髒銀,就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這個案子,在慈溪的心裡壓了幾十年,以後就指著皇上讓它們大白於天下了。

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

對這一切,慈禧心裡其實都是明鏡著呢。

只是國朝一直動盪,內憂外患,不容再亂,皇室才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經過了這三十年的休養生息,大清的國力終於在一點點的回覆起來,在10年前,甚至戰敗了西洋強國法蘭西,讓他們的內閣倒臺。

所以現在皇帝要教訓教訓小東洋,對外樹立起大清皇帝的威嚴,趁勢進行權力的接替收攏。

雖然在慈禧的心裡面多少有些不舒服,對皇上的很多作為她也並不認同,可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她還是選擇了沉默。

到時候要是真的查到死了的曾國藩,還有現在的李鴻章頭上,大不了自己出面保下這兩個於大清有大功的功臣,不就得了?

至於其他的那些人,貪汙著朝廷的銀子,都榮華富貴了這麼多年,這時候就算是抄家問斬,皇室也不虧欠他們!

而對於北洋水師的戰敗,還有朝鮮的丟失,雖然慈禧的心裡也很惱怒,尤其是在下個月就是她的壽誕。

可是在她的心裡面卻沒有什麼驚慌。

北洋水師別說敗了,就算全部打沒了,不是還有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廣東水師麼?

再說水師就是船,船就是銀子,只要有銀子,再建多少個北洋水師都不是問題。

而大清朝,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只要抄了那些‘功臣’的家,在慈禧看來,就是十個北洋水師也夠用了。

至於丟失了朝鮮,現在小東洋又兵壓鴨綠江,慈禧也依然並不很在意。

就東洋那點破地方,一個朝鮮就能把他們活活的撐死,現在兵臨鴨綠江,在慈禧看來,不過玩的是以進為退的猴把戲。

想著以此來跟大清討價還價。

甚至再說嚴重一點,就算小東洋打了鴨綠江,那又怎麼樣?

東北幾十萬平方的白山黑水,大清朝三億多的百姓,活活拖都能把他們給拖服氣。

當年太平軍佔了半個中國,西洋列國攻進了京師,到最後不依然風平浪靜。

說到底,還是銀子的事兒。

而大清朝正好又不缺銀子。

現在的一切重中之重,是為皇上真正掌權讓路,其餘的一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