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1 / 4)

小說:戰鬥在甲午年 作者:京文

“嗡”

殿內頓時一片交頭接耳,都感覺老佛爺的這個旨意下得有些看不懂。

倭夷不守承諾,悍然發兵攻擊津門。

按著例行的‘國際公理’,應該一邊調大軍防禦,一邊透過洋人運作,逼迫倭夷退兵,才是正理兒。

現在老佛爺這個旨意一下,先不說會不會激怒城外的倭夷大軍,至少給了倭夷一個錯覺,只要他們每天能忍受少吃一半的蛋肉,就可以為所欲為的繼續發兵攻擊津門。

剛毅以刑部筆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光緒三年(1877)以平反楊乃武和葛畢氏案受獎勵,然後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撫,江蘇巡撫,一路官運亨通。

直到此次因為力陳主戰,被光緒皇帝替代張之萬,升為軍機大臣。

剛毅這傢伙歷來強橫跋扈,對洋人尤其強硬,老佛爺讓他去通知洋人,搞不好雙方就會不歡而散。

那倭夷兵還不死勁的打津門?

聽了慈禧的懿旨,大殿裡面的一群老狐狸,一個個都在心裡發顫的連連叫苦:

老佛爺,咱們可是精貴的瓷器,對付小小的抗倭軍那些粗瓦罈子,還需用這計謀?

當年三十萬湘軍,掌控東南半壁江山,在您掌下不還是舉手灰飛煙滅!

一切事兒就不能等簽了條約,倭兵退走了再說?

再說咱泱泱大清,就缺那幾個雞蛋,幾兩豬肉,跟倭夷這幫窮鬼斤斤計較?

萬一真的惹惱了城外的倭夷大軍,那才是一場真正的滔天禍事!

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

雖然隔著簾子,慈禧還是把下面群臣的神情,一一都收進眼底。

自從昨天先是被倭夷大軍圍了京師,然而卻是圍而不打,接著倭夷兵又讓出了通州電報局。

慈禧就知道,這場清日戰爭算是真正的該結束了。

說句實話,自從知道倭夷到了山海關以後,一直都是夙夜難寐的慈禧,這回卻是真正的放下心來了。

從昨天開始,這些天茶飯不香的慈禧,連吃了幾頓有滋有味兒的飯菜,昨黑一覺香甜的睡到了天大亮。

手下的太監,女官,包括李蓮英這個老東西,一個個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的模樣,看得慈禧都想笑。

然而,她卻不能把自己心中深處的東西告訴別人。

在這之前,甚至在東洋對英國公使開出了他們的條件:讓出朝鮮,三億賠償,割讓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在長江,珠江水系擁有自主航行權,開放通商口岸,東洋擁有西洋同等的通商權利。

都不能讓慈禧放下心來。

這些條件中,朝鮮,割讓海外之地的臺灣,澎湖列島,開放通商口岸,東洋擁有西洋同等的通商權利。

這在慈禧的眼裡,都不是事兒。

至於在長江,珠江水系自由通航,只要別礙著大清的事兒,別壞了大清的規矩,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就是遼東半島,三億銀兩,這兩條真真正正的是讓人叫肉疼。

三億兩銀子,小倭夷也真敢獅子大張口,也不怕活活的撐死他們?

不過大清朝有三四億百姓,合著一人頭上還不到一兩,也不是不能商量。

唯一麻煩的地方就是遼東半島,雖然那地兒現在是一片荒蕪的野山崗子,可畢竟是大清龍興的地方。

太祖太宗的皇陵都在那裡,怎麼可能輕易交給蠻夷?

不過正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只要願意和和氣氣的坐下來談,在慈溪看來,總能達成雙方都滿意的媾和。

在之前,慈禧真正害怕的不是這個,而是害怕這些‘獅子大開口’,其實只是倭夷的障眼法,目的就是破壞西洋的干涉調停。

而害怕東洋的真正目的,就如他們在《告豪傑書》裡寫的那樣,推翻八旗的統治,迴歸華夏。

這些天裡,慈禧一直的寢食難安,尤其是得知倭兵破關,竟而打下了喬山鎮,而艦隊又拿下了威海衛以後。

在夜晚睡覺,慈禧都是滿身大汗,渾身顫抖。

然而,自從昨天倭夷兵圍了京師,卻又放開了通州電報局,慈禧一直吊在半空要死的心,立即就妥妥的落地安生了。

“原來倭夷的最終目的,就是他們之前在條件中所說的那樣,不過是銀子和土地而已。”

那麼毫無疑問,倭夷為了得到這些東西,就絕對不會輕易的對大清皇室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來保證紫禁城對中國的控制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