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幾乎被打殘了,現在作為二流守城部隊的第9旅團,在金州的第15聯隊,第19聯隊2大隊,第13聯隊2大隊,
第1重炮聯隊,第1,3,5,野戰炮兵聯隊,幾乎所有的火炮,都已經被這支清軍陸續擊毀。
此時,第2軍在大連灣只有一個炮兵大隊的火炮力量,而且用得都是從清軍手裡繳獲的75行營炮。
第1軍假如不是在薊州繳獲的6門80速射炮,數萬大軍,手裡將是沒有一門火炮,這是何等的難堪!
還有被這支清軍擊沉的第二十一號魚雷艇,西京丸號武裝商船。
山口素臣少將,大寺安純少將,福島庸智大佐,仲木之植大佐,大久保利貞大佐,慄飯原常世大佐,簡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從甲午戰起,東洋陸軍超過九成以上的戰損,都是抗倭軍造成的。
已經接近2。6萬兵力。(事實上加上日軍依然不知道的鴨綠江三城,以及在平壤安州一線格殺的大量東洋浪人,抗倭軍擊斃東洋軍隊和浪人的數量,早已超過3萬人。)
要知道現在第1軍,第2軍,魯東支隊,加上第1軍擴編的1萬軍夫,總兵力才不過5。4萬人而已!
伊藤博文這話說得太過於違心,不但李經方,就連一邊站著的陸奧宗光,在病床上躺著的李鴻章,都忍不住看了一眼伊藤博文有些發紅的老臉。
伊藤博文也被看得快要惱羞成怒了。
“帝國為了東亞和平,既然已經決定主動停戰,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對廊坊用兵,還不是為了給你們大清皇帝解憂?”
陸奧宗光連忙開口,要為老大找回面子:“如果這還不能分明,那麼你們大清的皇帝為何把這支軍隊死死的壓在廊坊城內,之前這麼多的離城機會,為何這支軍隊卻不逃離?”
李經方被駁得啞口無言。
大清朝歷來講究看透別說透,還是好朋友;聽到陸奧宗光越說越露骨,李鴻章就不願意讓他在這個話題上面,繼續發揮下去了。
於是,李鴻章的臉上強擠出一絲歡笑,對伊藤博文說道:“貴國能主動停戰,實乃東亞幸事,只是貴國在直隸的軍隊何時撤往寧河?”
“何必如此費事;條約簽訂之後,帝國直隸,魯東的軍隊,甚至包括奉天的軍隊,自會立即撤回,當然,現在第1軍主力將駐紮在廊坊城,不再去燕京郊。”
伊藤博文拿出停戰協定的草案,交給躺在床上的李鴻章說道:“這是我方擬定的停戰草案,如無異議,簽字這可生效。”
當晚,李鴻章答應對停戰草案的條款詳報朝廷之後,明日下午給予回覆,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隨之離開接引寺。
在伊藤博文離開以後,李鴻章招來羅豐祿,伍廷芳,馬建忠,幾名心腹前來討論草案。
“中堂,倭夷是想染指臺灣!”
作為水師將領出身的羅豐祿,當然知道這個在朝廷大佬眼中屬於‘孤懸,野蠻之地’的臺灣,對大清海軍的重要意義。
羅豐祿當即凝重的說道:“中堂,即使多給東洋一些賠款,甚至在大陸給以東洋更大面積的土地,這個臺灣也不能失啊!”
李經方等人都是默不作聲,臺灣對於大清海上的位置當然重要,就是南北之間楔下的一顆釘子。
然而大清向來是‘禁海’,前些年東洋侵吞琉球,朝廷不都是裝聾作啞隨東洋的便麼。
既然不在乎海洋,哪裡還會在意什麼釘子不釘子?
“丟不丟,以及怎麼回話,都是朝廷的意思,咱們不過是一個傳聲筒而已;你們三個今夜辛苦一下,把條約翻譯好,明日儘早發回國內。”
等到三人退下,李鴻章望了大兒子一眼說道?:“你們早點休息去吧。”
“父親,不知安之那裡”
李經方剛說半句,就被李鴻章搖手打住。
屋內寂靜,只有外間幾個小護士極為低聲的細語。
聽了許久,李鴻章才說道:“東洋和老佛爺有默契啊!不過這樣也好,打了大半年的仗兒,死了這麼多的人,國家也需要安定;何長纓假如聰明識時務,老老實實的退到唐山,甚至關口,未來咱大清的重臣國柱,也未嘗沒有他的一個位置,如果去津門,塘沽”
李鴻章沒有再深說下去,而是閉上了眼睛。
李經方滿腹話語,卻無人能夠述說,只得悵然離開。
走出大套間來到寺內,月色清幽如水,寺內樹木參差森然,李經方點起一支菸,坐在一個小石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