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推算,春成已經有四十餘歲了,據現在科學家研究發現:小孩子在3歲就有記憶的話,(當然我講的故事是發生在公元978的事了)廖婆婆現在至少也有60餘歲了,這樣說來廖婆婆的卻是一個婆婆了。不然的話初次到這個小鎮的人,絕對不會相信廖婆婆會是婆婆了,似乎更應該稱呼他為廖嬸嬸,廖阿姨,廖姑姑,廖嫂嫂,或許也可以叫廖姐姐,但絕對不會是婆婆。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年紀到了婆婆就是婆婆,小鎮的人都是有禮貌的,尤其是公元978年的小鎮的人素質更高,對待長者是很尊敬的。不像現在的人們,動不動口出髒話,把人家媽掛在嘴邊,這讓我很不滿,當然我有時也會把人家媽掛在嘴邊的,但這樣的時候很少,幾乎是微乎其微,大部分,不,很多的時候我對別人的媽媽都是很尊敬的。
話仍回到廖婆婆的故事上,在我看來廖婆婆就是一部傳奇,在小鎮上的人看來平淡無奇,我是大驚小怪,小鎮人是見怪不怪。
廖婆婆是個傳奇人物,她很美且無所不能。
她的美體現在她的外表上,她的無所不能體現在她的行為上。
小鎮上所有男孩子娶媳婦都是廖婆婆幫忙操辦。小鎮上所有的姑娘出嫁都是廖婆婆幫忙梳洗打扮。小鎮上的孩子幾乎都是她接生的,小鎮上的人生病了也會去找她,幾乎吃幾副藥病人就會藥到病除。
這不,春成的孩子三狗兒自從那晚病了以後,第二天就找上廖婆婆,可這次,廖婆婆看過三狗的病,卻久久不發一言。
春成急了,說道:“婆婆,這孩子究竟有救沒有啊?您到是說話啊,是不是沒救了?天啊,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立在一旁的春成嫂,立時很合時宜的嚎啕大哭起來,邊哭邊絮絮叨叨:“天啊,我的兒啊,你可不能啊。。。。。。。。你叫娘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