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並引起各界追捧後;原本不被香港資本界所在意的本地電影產業;一時之間也成了香餑餑;引起了不少渴望分享其紅利的資本跟投資者投身其中。然而;比起此時利潤看似更高的地產樓市;香港電影業的那點利潤明顯不被巨頭所重視;所以在億鑫之前;多是一些港澳臺地區的二三流商人投身其中而已。
億鑫投資有限公司只是金融業發達的香港眾多投資公司中的一家;看似不顯眼但是任誰也不敢小瞧了它。無它;只因為億鑫背後還站著一個香港證券界的怪獸—新鴻基。
“新鴻基”這個名字是由3位創辦人於19年合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時各取一字而組成。“新”字取於馮景喜的家族生意“新喜公司”、“鴻”字代表郭德勝經營ykk拉鍊等業務的“鴻昌行”;而“基”字則取自李召基之
19年;馮景禧、郭得勝、李兆基三劍俠組合結束;郭德勝、李召基出走後;馮景喜成立了“新鴻基證券”及“新鴻基財務”;曾一度佔了香港股票市場總成交量的兩成。19年“新鴻基財務”獲政府發出香港銀行牌照;易名“新鴻基銀行”。同年;馮景喜透過互換股權;成為“美林證券”的最大個人股東;當時估計身家達億;被譽為“香港股壇教父”。
“新鴻基證券”於1973年易名為“新鴻基證券有限公司”;兩年後轉為公眾上市公司;而“新鴻基有限公司”則於1983年正式成立並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70年代末ru年代初;隨著地產崩潰及銀行危機相繼爆發;新鴻基銀行被謠傳資金不足及存款大量流失的問題。1983年10月;銀行出現擠提。兩年後;中東阿拉伯銀行以u億元收購新鴻基銀行75其後;新鴻基銀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