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皆同意,唯呂天方是黑水城人他有所異意,只是眾人意志所迫,最後還是決定遷都長安。經歷戰亂的後的長安才十四萬戶,比九鳳前二百年定都此處時的三十三萬戶少了近二十萬戶。
中山王本是孤兒,也沒多少親眷,住不了太多宮殿,在宮殿興建一年半就下令停止建造。搬去長安王宮後,中山王下令全國減稅至三十稅一,兵役五丁抽一。
中山王採納陳化建議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這個政策就是把私人壟斷的冶鐵和煮鹽收回國家壟斷。在全國產鹽鐵的地方設立鹽鐵專賣署,並任命當地鹽鐵商為鹽鐵官,管理煮鹽、製造鐵器和買賣鹽鐵事務。不產鐵的地方設小鐵官,以溶化廢鐵製作農具或用具,嚴禁私人鑄鐵和煮鹽。
為了防止鹽價高漲百姓吃不起鹽,在鹽官營的同時施行軍輸平準政策。也就是調劑運輸和平衡物價,官府將多產的鹽囤積在各州郡官倉,在鹽價上漲時就拋售出去賺取一些利潤的同時可以把鹽價打壓下來。深受奸商囤積居奇的老百姓非常歡迎官府的政策,一時眾百姓稱頌中山王的這一德政。
隨城背靠的雙峰山在中山國拿下丘陵郡後就開始了開礦,幸得雙封山的礦藏不僅有銅礦還有鐵礦。中山國非常的重視,周華上報中山王雙峰山的情況,中山王諭令當年在雙峰山山寨的後備軍和北固小城合力防守礦山。又在山口關以西小城設兵器製造局和錢幣鑄造局,派太僕手下工考令及考工左右丞駐守督造兵器,弓弩刀鎧;派大司農手下員吏督造錢幣。又拓寬雍涼兩州及丘陵郡的馳道,以便於運送兵器和錢幣。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